相关内容列表:
专家访谈:小学初中新教材到底新在哪?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0-25

    一套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往年不同的新教材等着今秋跨入小学和初中的新生,本报记者日前专访多位编写教材的专家,为读者作独家披露 。

    再过一个多星期就要开学了。今年秋天跨入小学和初中的新生们将高兴地看到,一套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往年不同的新教材在等着他们。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室主任邢克斌告诉记者,教育部今年对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和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的教学大纲作了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编出了一套与新大纲相适应的教材。我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新入学的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将用上这套新教材。

    在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这套新教材将作什么样的尝试?学生将会从哪些方面受益?学生负担是否会有所减轻?教育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这些围绕着新教材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老师、家长及社会各方的关注。记者为此访问了多位编写教材的专家,希望能得到解答。

    “胆子”放开来 重视创新意识 注重整体素质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教材编写者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新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目标,并进行了种种探索,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著名语文教材专家、初中语文教材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顾振彪说,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过去搞大量的字、词、句、篇的繁琐、机械、复杂的所谓“基本练习”,使学生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中忙于打√打×,看似“双基”抓得紧,实际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语文整体素质才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新教材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正确的导向。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及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他说:“学生的文化根底打牢了,语文能力就不会在浅层次上漂浮,而能真正得到提高。”他认为,以往中学教育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忽视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文学作品正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

    新教材在写作中,设了若干单元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实践。顾振彪说,这样做是让学生贴近生活,“放胆”写作,爱写什么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把“放胆文”与规范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无拘无束、随时随地写下来。从而培养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小学教材同样体现了编写者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努力。编了近30 年小年语文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人员莘乃珍说:我觉得新教材比以前的教材更注重实效了,不在枝节上纠缠,让孩子们重复练习、无效劳动,而把重点放在素质培养上。比如原来的五年制小学一年级要学170个字,现在则将字区别对待,一年级学生要会读、会写的减到了140个,另外新增了160个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她说:“看上去一年级要学的字多了,但每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的字只要孩子在学习时描一遍写两遍,复习时描两遍写四遍,不搞重复劳动,要求认识的字不用写,这样学生负担轻了,认的字多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视识字的特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前五课,安排了浅显的古诗。莘乃珍说,好多小学生入学前就会背这些诗,到了新环境再学这些诗,孩子们觉得亲切,而且在上课时,不要求给孩子们一字一句地讲解,只是认一些字,就可以了。

    “双手”动起来 注重生活实例 培养实践能力

    在新教材中,特地安排了若干次探究性活动。著名教材专家、初中数学教材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蔡上鹤说,这是我国初中数学课程的新尝试、新内容,这些活动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编制数学问题。这部分新教材在大连教育学院试验时,探究性活动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讲到“直观空间图形”时,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用各种方法做长方体的墨水瓶盒,每组还有一名小记者到其他组看别人的制作方法,最后各组交流,老师点评,结果学生们做的墨水瓶盒各有特点,有的学生还在盒上做出了凹凸的文字,说“这样便于盲人使用”。蔡上鹤说,引入探究性活动后,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则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编者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陶雪鹤介绍,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们将进行“数学乐园”、 “活动园地”、“我们的校园”等活动。数学乐园中的数字迷宫不但要求学生走完从1到10的迷宫,还要求孩子用不同方法走迷宫,既复习了10以内数字的顺序,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我们的校园”则借助学生熟悉的校园,用跳绳、拔河、踢球、跑步、办板报、踢毽子等,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的问题给了两个思路启发学生,有的则只给出情景,没有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问。

    初中英语教材则将为学生真实交际打基础提到重要地位,在教材中安排了多种“任务游戏”,如角色扮演、解题、猜谜等,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新教材选择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情景也力求能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如让学生通过识别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等学习英文阿拉伯数字的表达,通过一张火车票学习时间、车次、价格,通过计算机键盘学习26个字母等。

    “担子”减下来 删去繁难练习 降低不当要求

    在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尽量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是新教材编写者的共同愿望。

    初中数学教材主编蔡上鹤说,新教材在地方作了删改,去掉了一些过繁过难的或学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用上的内容,有的地方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比如,初中代数中的无理方程移到了高中课程;平面几何中有关圆的相交弦、弦切角等四项定理只要求直接用于计算,不要求用它们来证明。蔡上鹤解释说,这四项定理主要是训练学生总体思维能力,高中用处不大,但增加了学生学习和中考的难度,因此新教材作了修改。此外,新教材规定,有理式中,有理数只限于6个以下;两个多项式相乘,只限于两个一次式;删去了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而社会各界更为关注的是,新教材和新大纲首次确认了初中数学中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的地位。蔡上鹤说:上海等地的初中早已开始了这一尝试,这是符合数学教学发展规律的。他进一步提出,在考试中不妨将多个数学公式印在考卷上,由学生选用。“学生能从一堆公式中选出正确的加以使用,就说明他的能力。”

    新大纲降低了不适当的要求,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汉语拼音不要求直呼音节,声母、韵母和音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识字由以往的“四会”降低为会写,了解意思,能在读写中运用。明确提出不考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汉字知识,不考词语解释,不背段落大意。在初中将语法修辞、文学知识作为语文常识介绍,并明确不考。

    “能力”提上来 适应时代发展 培养新型能力

    同时,新大纲和新教材又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上日程,不仅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还首次提出要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

    新的初中语文教材还首次将阅读同写作和口语交际分编。顾振彪说,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多样化,应当适当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速度。传统的阅读教材着重引导学生在文章作法、表达方式、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只求精不求快,篇篇课文都是条分缕析、咬文嚼字,而新教材注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判断、选择、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要求学生写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一股风可以拉拉杂杂写上一大篇,新教材则要求学生用简明、得体、连贯的文字,写实用性的文章,并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以适应21 世纪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需要。

    顾振彪特意提到,由于文言与白话长期并行以及科举制度“以文取士”的历史原因,我国历来重视书面表达,轻视口头表达,虽然80 年代出现了口语教材,但不如人意。新编语文教材将口语交际独立成编,努力使学生掌握用连贯、规范、简明、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力。

    莘乃珍也介绍说,在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就已经编入了一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内容,叫“口语交际”。如让学生讲一讲“我喜欢的小动物”,学生可以带自己养的小动物或它们的照片来学校,对同学们讲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试教新教材时,课堂反映之活跃出乎编教材者的意料。莘乃珍希望这种情景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持续下去,不要随着年级的升高,在语文课上出现机械、单一问答,学生失去表达的意愿,形成低年级课堂热热闹闹,高年级课堂冷冷清清,中学课堂鸦雀无声的局面。

    英语新大纲则在原来词汇表的基础上增加了220个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交际中需要掌握的词汇,一些经常在报刊上出现的缩略词,如PRC、HK、IBM、ID、BMB、SAR等也在课本中得到体现。参与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郑旺全说,希望我们的英语教育不要出现学了多年英语,学生却不知道PR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HK是香港。

    教材编写者们强调,新大纲与新教材降低了一些要求,删去了一些内容,但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如中考、高考,与大纲、教材脱节,教师、家长要保证孩子上大学和条件好的中学,有时不得不对学生提出超出大纲、教材的要求。要使新大纲、新教材深入人心,还有待于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教育资源进一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