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北京在为西部培训师资的同时,还帮助西部培养满足不同需要的各层次人才。一方面是培养实用技能型中等专业人才,北京市教委确定了北京地区3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面向西部10个省区市招生。目前,昌平农校、大兴职高等学校已经与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开展了多项合作。另一方面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今年市属、市管高校扩大了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在西部12个省、区、市共招生1375人,比去年增加了631人。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今年也普遍增加了西部地区的招生名额。
    此外,北京地区22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与西部地区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北师大决定帮助宁夏大学建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北京科技大学与青海大学就青大的冶金工程专业及相关实验室建设达成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与西部地区高校或企业签订科研合作协议40多项。
    北京还加强了与西部的对口支援工作。今年秋季,首届北京市新疆高中班在潞河中学开学;北京还拨款100万元,用于西藏拉萨市北京中学多媒体、电子备课室等教学设施建设。根据内蒙古和北京签订的学校对口支援协作协议,北京16个区县的116名教师组成的教师团已经到内蒙古100所对口学校开始支教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3年以来,北京市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内蒙古资金达2100万元,援建校舍3.75万平方米,提供教学仪器设备1万多件、图书资料45万册,培训骨干教师400多人次,帮助贫困失学儿童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