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当代科学的新特征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5-17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和融合,是当代科学进展的不可阻挡的强大潮流,正在摧毁几百年来形成的科学知识结构,也冲击着人们头脑中的科学专业化观念。“21世纪将是跨学科研究的伟大世纪”,因为“跨学科研究是科学本质的必然表现”,也是“当代科学的新特征”。

   历史的启迪

  历史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曾创造了科学的辉煌。   近代科学的兴起源于伟大的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的伟人,如达·芬奇等人,都是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于一身的巨人。近代科学先驱者培根和笛卡尔首先是在科学观和方法论上取得了突破,才推动了科学的进展。近代科学的辉煌成就又大大启迪了西方人的智慧,造成了许多天才的哲人和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又为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物质的和环境的条件。

  有许多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合作创立新学科,促进科学进步的实例。数学家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特恩于1944年合作创立对策论的科学体系就是一个典型。他们在《对策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概括了经济主体的典型行为特征,提出了标准型、广义型与合作型等基本的对策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为对策论和经济对策论大厦奠定了基石。

  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获得丰硕成果的有美国经济学家保尔·丁的《超越经济学》和乔治斯库·罗根的《熵定律与经济过程》等等。中国科学家中也有运用控制论定量研究人口系统的,如《人口控制论》等等。

   时代的要求

  当代任何一项社会工程都必须实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密切结合。

  1993年美国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在美国政府的NII计划的行动纲领中强调:“发展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美国达到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目的的一种手段。”而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及实施的原则都必须有社会科学家的参与才能正确把握和有效的贯彻。

  当代科学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挑战,其中突出的是:人口膨胀,食物不足,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生态破坏等等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倾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这些难题的解决,必然依赖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本身是“两科”融合的产物,又是“两科”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两科”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核心是实现创新。不但要科技创新,还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中国目前的管理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比技术差距更大,社会科学有责任和义务推动管理创新。知识管理和创新应成为新时期“两科”融合和合作的重心。

   共同的使命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除了共同担当起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挑战之外,更应担负认识和揭示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神圣使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揭示出一些既非纯粹自然规律又非单纯社会发展规律,而是内含两者的重要新规律。以下是新规律举例:

  1.穆尔定律———信息技术发展规律

  一块芯片所能容下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翻一番。这不是一个纯自然科学定律。近来有人提出穆朗定律向穆尔定律挑战,因为实际不到18个月就翻一番,但如与市场需求结合来看,穆尔定律依然成立。

  2.梅特卡夫定律———网络技术发展规律

  网络的价值与用户与之联网数的平方成正比。

  3.孟山都定律———生命技术发展规律

  生命科学成果应用的发展速度将每一两年翻一番。

  4.格罗夫定律———企业变化规律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突然发生重大变化,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时,企业进入战略转折点,企业将发生“10倍速”巨变。此规律由前Intel总裁格罗夫提出,因此亦称格罗夫“10倍速变化”定律。

  以上规律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新的规律等待我们去认识,去揭示。由于这些规律融技术、经济、社会于一体,所以“两科”融合尤为重要。为了实现“两科”融合,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光是“单相思”,需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与自然科学工作者“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