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学能不能开设模拟股市课程?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2-11

    “我买一手五粮液,38.45元。”

    “我买一手青岛海尔。”

    每周三下午,在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年级的素质课堂,41个学生“股民”便进行“交易”,他们根据同步的股市行情选择所投资的股票,填写学校特制的《股票委托单》,分别在4个“证券公司”进行买卖,在每月底进行清盘核算。盐道街中学在校园开设模拟股市引起了社会各界不同的反应。

    对于为什么开设该课程,负责“模拟股市”课教学的谈老师对记者说:这是因为学校感到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很感兴趣,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们开设这个选修课的本意是让学生了解股票的基本知识,学会搜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决策,使学生更关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做个有经济头脑会理财的现代人。

    据介绍,开设此课后,学生表现出热情很高,原计划实验班招30个人,报名者竟达到60人,最后为便于管理,在课程较轻的高一年级开设了41人的股市课,10月开始上课。谈老师本是高一的物理老师,现在也“半路出家”研究起证券来。

    在上第一个月的基础课程时,学校请来了华夏证券的分析师曹雪峰给同学们讲课。为增加感性认识,11月同学们开始进入“实战”,每人发给模拟的财政启动资金10万元,分成4个组,分别有一人任证券公司负责人(此人不得入市、如要炒股可委托老师),每个股民根据当天的即时行情选择投资股票,不能透支。炒股开始后,“各股民”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和报纸上证券市场的内容,出现了不同的投资心态,黄力买的是鞍钢新轧、本钢板材等8元以下的低价股,原因是低价保险些;而张威一口气将10万元花完,买了5只科技股;也有由家长“垂帘听政”的。一个月下来,除去手续费、印花税外全班仅秦晓一个人“赚钱”,这一结果也着实让学生们明白了入市须谨慎的道理。

    负责该课程的谈老师称只要引导得好,应该无可非议。

    然而,一些教师也以个人的身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教导处李主任说,“股市风险较大,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它,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我看股市应该限制未成年人进入。中学是进行基础教育的阶段,重点在继承、发展。应该多开设科技、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股市这类有争议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学校的责任不是培养小股民,而学生把精力投入股市,赚了钱容易不安于学习,赔了钱又唉声叹气。炒股一旦由投资变成投机,性质就完全改变了。”

    也有些人士认为,此事应该一分为二看待,普及证券知识是正确的,加强中学生理财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之一。对于学生的兴趣应该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