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家长送礼物,孩子缘何不领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1-03

    近日本市一位无奈的爸爸致电本版,诉说了他的苦恼。他带着上初中的孩子逛了几家大商场,精心挑选了一件新年礼物,可孩子非但没有感激的表示,在父母提醒她小心保管时,还无所谓地说:“这点东西算什么,你不放心就还给你好了”父母一时语塞。

    给未成年的孩子买礼物显示了家长的爱心,然而孩子是否都能领情呢上述情况,究竟是家长的礼物没有抓住孩子的心,还是现在的孩子太不懂得感恩?

    ●越贵越得宠吗

    在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时,我为他挑选过价值370多元的新年礼物,那是一双名牌球鞋。出乎我意料,他对此并未觉得开心,反而在我们逛街时,他挑选的一元钱一支的棒头糖倒使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虽然我从事幼教工作,但有时也会走进这样的误区:凭着自己的意志和爱好给孩子买礼物,以为越来越精美的玩具,会带给孩子越来越灿烂的笑容。

    我班上有位小朋友的妈妈很聪明,绝不轻易为儿子买玩具。她能把一个马夹袋变成儿子喜爱的玩具。一天,儿子问她:“风抓得住吗”她说可以,便拿了两个马夹袋,带了儿子去世纪公园,做抓风的游戏。他们兜起马夹袋,迎着风奔跑,看谁的袋子鼓,说明谁抓的风多。一个一钱不值的袋袋,就能使儿子开心半天。类似的例子很多,那位妈妈还在家长会上作了介绍。

    在独生子女年代里,孩子没有玩伴,父母给他们再多的礼物,他们仍是孤独的。所以为孩子准备礼物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与同龄孩子玩耍、和父母做游戏时用得着的玩具才是他们最需要的玩具。(何林)

    ●收到女儿的贺卡

    孩子对父母送的礼物竟然满不在乎,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件对比鲜明的事情:我的一位朋友在生日那天收到了读初中的女儿送上的一张贺卡,当场感动得双颊泛红,整整一天都眉开眼笑,还到处告诉朋友。

    可怜天下父母心,生活中处处想着孩子,难得一次得到孩子的礼物就那么激动;而有些孩子真是糖水里泡大不知甜,把父母的馈赠看作理所当然。我看,要让这些从小就被呵护备至的小孩子们对父母多一点感激之心,就该让他们试着给父母送一次礼物,哪怕是自己制作的小贺卡,或是用零花钱买的小玩意,总之应该让他们懂得关心父母、回报父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给予毫无感觉的孩子,怎能指望他将来孝顺长辈呢,所以还是应该试着早早培养起他们对父母的爱心。(严玲华)

    ●解释礼物的意义

    孩子的衣食住行本来就是爸妈供养的,在孩子心目中,爸妈送礼物跟买衣服、文具什么的也没多大区别。这样,别说感恩,家长寄托的苦心和爱心孩子也未必能领会。所以我主张,送孩子礼物时不妨说明一下礼物的意义,以及选这礼物时家长自己的想法。

    记得我们在女儿12岁过本命年生日时,送了她两件很朴素的礼物:《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我们对她说,我们喜欢她读书看报一发现生字就问的好习惯,现在送本汉语字典,希望她从此通过自己动手查生字来学习新字新词;英汉字典则是为她即将开始的英语课准备的。女儿果然非常欢喜,还把这“难忘的生日礼物”写进了作文。我想,把礼物的涵义对孩子解释明白,送礼物这个举动就更有意义了。(樊幸芳)

    ●滑板车得来好辛苦

    对于小孩,要从小培养一种意识:礼物来之不易,要珍惜。

    儿子刚上一年级,想要什么就得马上到手,得到后却一点不珍惜,随手就给了别人,再跟我要新的。一个月前,儿子看上了滑板车,趁此机会,我跟他约法三章:期末考三个满分,每顿饭不要别人劳神,尊敬长辈。

    其实,这东西我早就买了,但放在单位里,目的是要让儿子知道任何得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儿子真的特别努力,虽然到最后,英语差了一分,我还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并且告诉他这是妈妈加的1分感情分。

    因为礼物来得“辛苦”,所以儿子收到时欢天喜地,再不见他随随便便处置了。(张丽群)

    ●让我左右为难

    每当我看到别的孩子为了得到想要的玩具,和父母耍赖,心里总感到不舒服。从女儿懂事开始,我尽量做到在她想到之前就买下某玩具,所以女儿从不向我们提出买玩具的要求。然而几年下来,我发觉我这片煞费心机的爱心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快乐。

    我们夫妻俩已在上海打拼3年,7岁的女儿至今留在安徽老家由她外婆带着,有时外婆领她来和我们同住一段时间。女儿来时,一大堆玩具已备好,开始几次,这些新玩具能让她惊喜一段时间。但以后几次,她对新玩具热情大减。她不领情,我挑选玩具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次元旦,女儿来上海,我已为她买回一辆很时尚的四轮小自行车,然而女儿怯生生地望着新自行车,怎么也不愿骑,她毫不快乐的神情真让我失落。

    女儿越长越大,我如何琢磨得透她的心思不给她买礼物,又怎能了却我对她的思念之苦。(严滔)

    ●不妨让孩子参与

    父母和孩子毕竟是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关注点也不同,造成了互相交流的障碍。父母觉得好的,孩子也许并不喜欢,彼此都有些委屈。

    我们一直以为非常了解女儿,于是习惯于代她去考虑什么是适合她的。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她其实有自己的主张,若是她参与买的东西会格外珍惜。现在不管给她买什么都会事先听取她的意见,达成一定共识才作出决定。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这使他们对“给予”缺了点敏锐。我倒不主张非要孩子“感恩”不可,但选礼物的过程要让孩子参与,她就能体会家长的用心。有时候,我们的想法的确和她有距离,可是因为懂得父母的心思,她也会“爱”那份礼物。

    所以,多一点沟通多一点认同,才能使双方更珍惜感情。(成明)

    ●何必“多此一礼”

    我不知道现在的家长为何要频频找借口给孩子送礼物,而送礼物要孩子感恩则更是莫名其妙。

    如果礼物是必需的,那是做家长的份内事,如果是玩具,久而久之,是你自己宠坏了孩子,何必去怨天尤人?一旦要礼物成了孩子的习惯,你不给他买,他反倒感觉有点怪了,又何来感激之心?何况给孩子送了一点东西,就要让孩子来感恩你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上的误导,让人很反感。

    所以,把家长错误教育的帐都算到孩子头上的做法是很不公平,也是极其愚蠢的。家长对孩子的举动所产生的“苦恼和困惑”,还得从它的源头———家长身上多找原因。(唐春华)

    ●自己攒钱买

    现在的孩子很小就有了攀比心理,他们只注重东西的档次,却很少关心价格。

    我觉得,在买礼物之前不妨让孩子自己挣钱。如参与家务劳动来赚取报酬,用赚来的钱买自己想要的礼物。这样既能锻炼孩子日常生活的技能,又能增加孩子的经济意识,深知赚钱不易,才能更爱惜所得。(周晓凌)

    ●礼物少而特别

    我觉得礼物不仅要送得少,也要送得特别。孩子们很多时候对一样东西只是图个新鲜,时间久了,便会喜欢上另一样东西。如何才能让孩子记住这份礼物“特别”就显得很重要,“特别”不仅指礼物本身,也可以指送的方式,事先要询问孩子最想要的礼物,可以让孩子自己攒钱或者“挣”钱,然后让他独自去买。这样,才能使孩子珍惜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