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老师的教学乐趣和学生的五个需求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2-03

    昨天(1日)是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发表一周年的日子,教育部请来了中央政法委、全国妇联、团中央和北京、天津的教育工作者以及部分新闻记者,共同座谈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的话题。座谈中,有两位来自教育第一线的代表的发言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

    北京实验二小年轻的女校长李烈面对教育部部长侃侃而谈:“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谈话,我们对教师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有较深刻的体会,提出了推行素质教育的‘双主体育人思路’。我们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把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这与以往提出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有了较大的区别。”

     李烈的话引得在场的不少教育专家认真倾听。

    多少年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始终是塑造人的,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无私奉献的。但教师在教育进行的过程中,自己有没有愉悦?有没有收获?有没有实现生命价值的体验?

    李烈说:一定有。教师生命价值的体验就在那一个个40分钟的教学里,在与学生的一次次谈话中,在组织策划的一个个教育活动上。教师的工作,绝不仅仅只有奉献。

    李烈介绍了该校在教师中进行的爱的教育。

    “我们提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比较情感和行为是更高的层次。”

    一次,实验二小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体育老师在课上发现一位女同学上课戴着手套。按照学校规定,这是不允许的。这位年轻的女老师没有直接把学生叫出队列批评了事(按说批评这位学生也算不上行为失控),而是让大家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凑10”的游戏———老师随意给出一个数后,学生也要立即伸手给出一个数,双方共同凑成“10”。这位老师注意到,当她第一次给出“3”时,全班同学只有那位戴手套的女生没有伸出手。那同学的双手正背在身后轻轻地动。当她第二次给出“5”时,那位同学和所有的同学一起伸手给出了“5”。而那双小手套已经不知去向。在没引起任何同学注意的情况下,师生二人会意地笑了。从此,这位女孩子对这位老师有了极大的信任感,体育课的表现也更加好。

    李烈说:这就是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的体现,这种教育过程当然会令教育者感受到工作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

    爱的教育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实验二小又进一步提出要“以爱育爱”。要用教师充满爱的情感、行为和艺术,教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于是,“爱”在实验二小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更成为了一种教育的目的。

    说到了以爱育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卢勤谈起了她去年年底去浙江第二次看望曾杀害母亲的少年徐力的事情。

    徐力杀母在人们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是否有权力去一味地谴责这个少年?卢勤在与徐力的交谈中总结了学生成长的5个需求。

    给自己一个成长的空间是徐力对家庭最大的需求。

    徐力从小到大,17年里,在家中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不允许有一点个人的小秘密。为了让他将来能上北大清华,母亲不许他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看课外书,不许他自由地接电话,不许他在晚自习前的空余时间去运动,甚至还要来学校监视他。没给他留下一点自由的空间。他的妈妈认为,让他考上名牌大学就是对他最大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