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有高中整体改制为民办学校,据说,这在浙江历史上也无先例。余姚的举动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人认为,学校不是企业,不能拿到市场拍卖,学校有社会公益性的一面,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拍卖学校是教育资源的流失。
    也有人认为,教育在中国还是稀缺资源,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投入不足,对学校整体转制拍卖,不失为增加教育投入的一个好方法。高中教育属非义务制教育,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社会办学,应当允许学校“走”向市场。
    被拍卖的学校是余姚市第四中学,始建于1969年,是该市8所普高之一,目前拥有教职工107人,30个班级,1700多名在校学生。校长罗志康介绍说,就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软件条件而言,学校已经达到了省级重点中学标准。近年来,余姚四中先后被省、市命名为“先进学校”。在浙江省会考中,学生合格率达98%以上,2000届学生高考上线率也达92.6%。
    据余姚市教委的同志介绍,“转让”学校一方面是为了吸引社会资金,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同时也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外界的管理方式,促进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据了解,余姚今年初中毕业生近7700名,到2003年将达到1.4万名,按80%左右的升学率计算,将有1.1万余名初中生升入高中,而余姚现有的高中学校,只能承担大约6600多名学生。
    余姚市教委办公室主任李建设说,新建学校,需要巨额投资。“转让”四中尽管是为了满足余姚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不能等同于企业,但在目前,企、事业单位都在改革,教育部门也在尝试着“办学体制改革”,如“国有民办”、“公有民营”、学校后勤走向社会化等等,因此,四中“转让”只是领先了一步。之所以选择四中做试点,是因为该校两年前就已开始实行“国有民办”。
    据介绍,余姚四中“转让”所得的资金,将用于再办一所综合性高中,以解决高中段学生就学困难。
    “买”下四中的是现为余姚话机世界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赵百祥,今年32岁,曾是四中的学生,1988年毕业于该校,当年以2分之差在高考中落榜。赵百祥说:“‘买’下四中,并不是自己一时心血来潮。”
    据了解,赵百祥从1994年开始经商办企业,此前在当地一家工厂打工,也做过代课老师。赵百祥说,当年家境不好,父母借钱供他读书的事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办一所学校。所以,在经商办企业之后,就经常在考虑如何投资教育,“买”下四中,把自己的事业发展重心转移到教育上,从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实现自己早有的愿望。据赵百祥说,在此之前他已先后考察过省内外的不少学校,因此对如何办好学校,他已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家长们对学校“易”主似乎并没有更多考虑,他们认为不管学校谁办,只要收费合理,保证教学质量就行。
    对学校的被“卖”,四中的老师也有不同的想法:怎么一夜间从“人民教师”到了替老板“打工”?校长罗志康坦言:“拿我来说,以前是学校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制后,老师的工资奖金等由学校发给,管理权仍属市教委。
    据介绍,在1500万元“资产转让”后,四中学校的占地面积将由现在的45亩发展到100多亩,在两三年内,赵百祥还将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学生公寓楼、体育运动场馆等的建设。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一些教育专家,专家的意见也不尽一致。
    记者从浙江省教育厅了解到,有关公办学校是否可以通过拍卖转制,改变办学主体等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