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余姚四中重金抢生源合适吗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11

    近日,浙江余姚第四中学在当地报纸连续一星期刊登广告,公开承诺:凡中考成绩列入余姚市前5名的学生进入该校就读者,每人奖励8万元;6至10名的各奖5万元;11至30名各奖3万元;中考成绩上省级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奖两万元;学科竞赛获省二等奖及以上者则给予一次性重奖。

    据校方介绍,学校推出这一措施是经校董事会讨论决定的,目的是吸引优秀学生,通过悉心指导和重点培养,让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他们日后考上名牌大学的同时,为学校带来声誉。

    据了解,由于现在余姚四中不是重点中学,按照有关规定,录取学生时排在第二批次。校董事会董事长赵百祥说,这样一来学校很难录取到高分学生,在招生中处于劣势。他声明,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在为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余姚四中是该市8所普高之一,今年2月,这所已有31年办学历史的中学,以1500万元的价格卖给余姚话机世界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百祥,将国有高中整体改制为民办学校,此事曾在当地引起不同的反响。而如今因转制引起的争议余波尚未平息,重金抢生源的做法在浙江教育界再次掀起冲击波。

    有人认为,作为民办学校,以优厚的经济条件吸引优秀学生,无可厚非,但学校之间的竞争应体现在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上,而不是用重奖来争抢生源。以重奖这种单纯的经济方式吸引学生并不足取。

    而一些学生对余姚四中的做法表示赞赏,他们认为,民办学校为了招生对这些学有所成的学生奖励,至少说明社会对教育的关心,有助于刺激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一位学生说:社会上,对知识分子重金招聘,获得社会的一致称赞;企业招聘博士生也会有几万元的许诺,民办学校为招生愿对含辛茹苦的“尖子”进行奖励并不为过。

    然而,一些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专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这一阶段不能简单地把社会上的某些作法套用在学生身上,至少尖子生并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

    采访中,一位公办学校的领导向记者强调,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分数论英雄,在初中毕业时就实行重奖,容易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余姚教委办公室主任李建设也认为,“巨奖招生”的做法其实并不科学,仅凭一次升学考的分数,就判定其是否是“尖子生”,并作为授以重奖的惟一依据,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

    尽管如此,余姚四中的做法受到了一些民办学校的肯定,他们认为,学生数量的多少、生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但在目前与一般学校相比,民办学校在招生中并无优势可言。“巨金招生”只是民办学校的无奈之举。

    据透露,余姚四中目前已与全市30多名初三冒尖学生初步达成意向、协议,待五六月份中考成绩揭晓后,再按广告刊登的有关内容兑现。

    赵百祥介绍,已与学校达成意向的学生大多是成绩较好、家在农村的初三学生,“他们大多爱学习,能吃苦。我们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办一个45名学生左右的希望实验班,这批学生是花钱引进的学生,将是学校培养的重点”。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余姚四中以巨奖吸引尖子学生的做法已受到浙江省教育厅的关注。据称,浙江教育厅已致电余姚市教委,要求对余姚四中的做法进行干预。他们认为,浙江省的中学招生工作,无论是公办中学还是民办中学,都已进入有序状态,初中升高中可以跨区域选择,学校也有权选择学生。但余姚四中这样的做法,不利于生源有序、合理、公平地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