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把担子双手举过头顶
    家长:干嘛让孩子吃这份苦
    老师:苦口婆心有意外收获
    3月17日,福州十中举行了劳动实践成果报告会。
    “劳动实践基地严格的作息制度和生活纪律,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从实践基地回来,我觉得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的劳动技术和劳动工具和电视上看到的发达国家高科技农业相比,真是差距甚远。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提高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多做贡献。”
    “平整土地时,每人要挑20担土,挑得我们肩膀好疼好疼。看到这种情景,许多同学会主动上来帮忙,由此我们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这是初一年级部分同学在会上谈到的心得体会。
    该校教师林杰说,劳动实践一周后,班上的纪律变得更好了,同学们有了较强的纪律观念,对待作业的态度也端正了很多,抄袭别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大大减少。这一切,都是劳动实践带给我们的意外收获。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家长们的看法与师生们的感受大相径庭。
    2月15日,当学校发出学生劳动实践的通知后,就不断有家长要求学校同意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劳动。
    一位姓陈的家长先是说:“下周学校不上课,我正好带孩子出去旅游。”老师解释说,教育部有规定,劳动实践每个学生务必参加。他又找了个理由:“我孩子身体不好,不适合劳动。”老师对他说:“正是你的孩子体质差,才需要劳动锻炼。”没想到那位家长火了:“我每天晚上都要给孩子洗脚盖被子,出去后你们会给他洗脚盖被子吗?”
    该校组织本次劳动实践的教师委屈地说,有的家长还以为学校想通过学生劳动挣钱,竟拿出一大叠钞票甩在她面前:“你要钱,我给你就是了,不要让我的孩子去受这份苦。”
    在校方苦口婆心地解释和尽力组织下,初一年级200多名学生终于按时进入福州市中学生农牧劳动实践基地。第一天的劳动项目是平整土地,劳动开始了,许多学生对锄头兴趣浓烈,他们指着这个“怪家伙”问老师:“这是什么东西?样子挺逗的。”挑担的时候更可笑,许多学生直着背却不知道用手扶扁担,以保持担子平衡,有的学生干脆把担子用双手举过头顶。带队的教师发现,许多城市长大的孩子对常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一无所知。
    孩子们外出劳动更是牵动着家长们的心,实践基地电话不断。许多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会不会累坏了,也有家长三番五次到基地来看望孩子,更有家长干脆要求住进基地和孩子同吃同住同劳动。
    直到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顺利结束,仍有家长对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有意见。
    一位姓方的家长发牢骚说:“会劳动有什么用?自古以来,社会的上层有哪个要干农活的?校方却要我的孩子放弃一周的学习时间去干农活,实在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一位周姓家长觉得:“学校这么做,纯粹是赶时髦,搞形式主义。学生锻炼身体当然重要,但有体育课就行了嘛。”
    还有的家长说,古人早就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在强调“科教兴国”,也要求学生多读书。学生不念书,去干农活,有什么出息?
    一些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看法。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蓝日旭分析说,福州出现部分家长反对学校组织学生劳动实践,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这一代孩子的家长,相当部分都是被“文革”耽误了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他们有太多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加上“上山下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们害怕让孩子经受苦难。他们反对劳动实践,就是这种心理的折射。
    华侨大学中文系教师伍明春指出,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都缺乏一个真正有效的沟通渠道。从目前情况看,尽管许多学校都挂着“家长学校”的牌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运作起来。家长和学校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上激烈冲突就不奇怪。他建议,应该就此事件好好反省,一方面,让“家长学校”真正发挥效用,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探索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
    福建师大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林嘉声认为,家长反对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反映了教育中的过分急功近利。教育的目的,不单是为孩子智力的发展,更注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能取得成功,智力不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还需要品德、意志和心理素质等等,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要从社会实践中去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