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大学招生计划先看就业需要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25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各高校招生部门照例进入了大忙季节,制订招生计划,展开招生宣传。今年,记者捕捉到了一个新气象:以往只管学生“出口”的就业指导部门也加入到招生这一“进口”业务中来,并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高校从招生开始就考虑“适销对路”的问题。

    广东工业大学分管就业工作的学生处早早地就把学校1997到2000年各专业的就业率统计汇总到了主管招生的教务处,招生办拿着这些就业市场的硬指标再向各院系征询师资、设备等方面的“供应”情况,并结合去年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扩招紧俏专业、削减“滞销” 专业,确定招生计划。同时,学生处还把用人单位的各类需求信息整理在目,作为增设新专业的重要依据,像今年新增的艺术设计、环境科学和财务管理等专业,以往用人单位找上门来而学校不能满足其需要,今年便应运而生。

    华南理工大学的做法也很有特色,他们的学生处自去年底进入就业签约季节,每隔半月到一月就会统计全校各专业毕业生的签约进度,报表直接送到教务处招生办。于是招生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的“兴奋点”,与往年或外校进行纵横比较,进行科学决策。今年电子信息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就业形势喜人,供需比几乎达到1∶4,所以学校下决心继续扩招;而化工和交通类部分专业到年初还供过于求,则2001年适当控制其招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通过深层的市场调查了解到,传统的农林专业看似趋向饱和,就业较困难,其实还存在不少属于学科交叉领域的“增长点”。今年新增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两个专业就都属于这种情况。

    记者接触了不下10位高校招办主任,谈到制订招生计划,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适应就业需要”。对于这种转变,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他们认为,这是高校在进入“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办学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