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重点高中打出转化“后进生”招牌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19

  眼下正值各地普通高中招生宣传的高峰时节,各学校为争夺生源新招迭出,广告上“锦上添花”类的溢美之词,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记者在安徽一些学校采访时,却看到一批过去以培养尖子生为主的省、市级示范中学,在招生宣传中打出了转化“后进生”的招牌,引人瞩目。这些学校以高中扩招后,进入学校的一大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俗称“扩招生”)学习成绩明显上升为实例,亮出了示范学校为这些学生“雪中送炭”的新形象,颇能打动学生和家长的心。

  以安徽省首批示范高中六安市第一中学为例,在去年的高考中,全校600分以上的考生69人,其中扩招生占20人;一般本科上线382人,其中扩招生近200人。

  高三理科班有一位同学,当初低于该校统招分数线近200分,交了“议价”的学费进入学校。在3年学习过程中,他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去年高考,以645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类似这样“丑小鸭变天鹅”的真实故事,在今年的示范学校招生宣传中,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亮点。

  示范学校的校长们告诉记者,扩招带来了这些重点学校教学重点的嬗变。过去招生数量少,高分数线把很多成绩一般的学生挡在门外,学生的素质相对整齐,重点学校的教师上课也较省心,不必进行分层教学。费心的是培养参加各个层次“奥赛”的选手,整个教育教学围绕的是“精英思路”。

  高中扩招降低了分数门槛,在满足招够少量尖子生的基础上,只要交上足够的费用,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可以以扩招生的身份进入这些示范高中。校长们坦言,出于为发展积累资金考虑,学校也必须扩大招生规模,而且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挖掘办学潜力。一两届的扩招,每位扩招生数千元的学费,使许多示范高中摆脱了多年经费拮据的状况。

  扩招能否成为示范学校发展的新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关键问题不再是过去的“锦上添花”,而在于“雪中送炭”能否成功。

  六安一中校长项淮涛告诉记者,学校现在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鉴定,“后进生”转化是首要因素,因为在该校,扩招生已占到学生总数的70%。

  必须承认,相比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需要教育者投入更大的耐心、更多精力,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课堂上要分层教学,课外还要加强个别指导,要特别善于发现后进学生的闪光点。

  对示范学校的校长们来说,宽心的是学校的经费自扩招后变得充裕起来,教师们的收入水准也因此上了新台阶。过去以领导发动为主的苦干苦熬,变成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以年轻教师为主体的转化“后进生”队伍的辛勤劳动得到了认可。

  示范学校的领导表示,由于眼下国家级示范高中正处于创建阶段,升级是学校的奋斗目标,因此确保扩招成功、确保学校因扩招生得到进步而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这一方面的投入还要加大。

  专家们指出,示范学校扩招后发生的这些新变化,实际上正是赋予“示范学校”与过去的“重点学校”不同的含义,也是为示范学校的真实涵义正名———“锦上添花”决不是示范的全部内容,对众多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可能“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当然,矫枉难免过正。现在示范中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过多地考虑“后进生”,担心他们“吃不了”,对那些“吃不饱”的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影响,一时还难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