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教育,没有终点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0-31

    《中国青年报》“教科文版”10月8日报道了大学与中学教育脱节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作为中学教师,对此问题的严重性感同身受;同时我认为,中学教育不仅要为那些升入大学的同学解决与大学对接的问题,还要为那些走上社会的同学解决与社会的对接问题。

    一场高考最能使学生尝尽人生的况味:有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让有着这样反差强烈、大起大落的情感体验的高中学生走出校门,无疑是不能叫老师放心的。因此,高考结束,高中毕业生走出校门,并不意味着中学对他们的教育已经“银货两讫”;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教育应继续延伸,加强“毕业后教育”。

    具体地说,这种“毕业后教育”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自我认识教育

    由于阅历所限导致的盲目性及一贯的依赖性,高中毕业生走出中学大门后极易迷失自我,一时难以找准下一步的人生目标及方向,成长的烦恼随之而来。中学教师应在这个决定学生成长方向的重要关头,因势利导、分门别类地对他们加以教育和引导。对能够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教育他们认识到大学只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必须珍惜并抓住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充实自己,学好本领。同时大张旗鼓地激励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信念,肩负起新一代有志青年的光荣责任;要让他们知道,“为挣大钱娶美女”而读书的认识是肤浅和危险的,注定要失去动力而无所作为。

    对走上社会的学生,要首先帮助他们摆脱失败的阴影,教育他们认识到在成才这个崇高的追求上真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里,一切有志者只要抓住机遇、不懈奋斗终究能够脱颖而出、创造出不平凡;任何怨天尤人、自甘平庸不仅毫无益处,也体现不出作为现代人的素质。要重点引导和帮助他们找准自己进入社会的最佳的位置,明确自己与社会衔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不断调整充实自己。只有真正懂得“我是谁”、“我应干什么”这些基本的问题后,学生的成人意识、独立意识才有坚实的依托,才能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的“初生牛犊”。

    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教育

    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就业,其性质和方式都与中学明显不同。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相当多的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中学教师作为大学的“过来人”,应就大学教育的能力要求、课程特点、授课方式等提前向学生作恰当的介绍,并敦促其做好各项准备,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过渡。在这里,教师要特别介绍自己求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供学生借鉴。

    同时,教师又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分子,对走上社会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式的教育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如进行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为人处事的原则甚至细节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无疑都会对学生起到“镜子”的作用,使学生少走弯路,尽快与未来接轨。特别要向这些学生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使其明白学习作为现代人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一定要利用现在开放、多元、便捷的学习条件,多学一些技能,使自己成为各行各业的“状元”,在社会这个“大学”里多学多悟,读好社会这部大书。

    三、人生态度的教育

    积极、坚韧、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现在的高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走出校门之后,面临“心理断奶”的考验,各种挫折也将随之而来。如果不能进行未雨绸缪式的教育,他们将来很可能在遭遇挫折时一蹶不振。如何使他们健康成长?学会经受挫折是人生的重要一课。教师可结合自身成长历程的实例,向学生介绍自己面对挫折时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这种直接交心、贴血贴肉的教育,定能使学生感同身受地深刻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是可以战胜的。

    由于上述“毕业后教育”的内容不带有任何追求升学率的功利色彩,经过高考“洗礼”后师生关系也出现了微妙而特殊的变化,教师极易被学生当做崇敬和信赖的朋友,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大大缩短。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自己独特的身份和人格魅力,利用通信或假期聚会的时机,采取开座谈会、单独谈心等不拘一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上述内容的“毕业后教育”,极易被学生接受。

    中学可成立隶属于德育处的临时机构,高三教师(主要是班主任)为当然成员,负责与学生建立长期联系,搜集整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解答;同时,将这些问题及时反馈给在校中学生,举一反三,未雨绸缪,定会使多方受益。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家长和高校教师对学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必须承认,与高中学生在其人生特殊阶段形成的那种割舍不断的情结将更使中学教师无法推卸“传道授业解惑”这份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从对所有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意义上说,教育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