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重视物质待遇无可非议。安家立业,无后顾之忧,做学问也安心些。重文凭、重职称和学术职位也无可厚非。但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基本人才尺度固然需要,绝对化则肯定有问题。高校人才争夺战导致的问题就非常明显,至少有这样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首先,重学历变成形式主义的文凭至上。现在引进人才,重学历普遍走极端,就是只重文凭不看实际水平。事实上同是博士毕业,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差异相当大。平庸的博士未必赶得上优秀的硕士,平庸的硕士未必强过优秀的本科生。文凭至上产生的副作用也非常明显。比如一些年轻的博士毕业生不思进取,年纪轻轻就开始“吃老本”,吃喝玩乐精通,一年到头却拿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于是,无博士学历的人便自嘲“出身不好”,于是就有博导考博士的新闻。
     二是职称职位的鱼龙混杂。高校招聘人才都强调职称尤其是学术职位。有博士文凭但已是教授最好,正教授又是博导更好,若是院士那就身价百倍。因此有些水平不高的学校也弄来院士装门面,院士未必能发挥作用,领导却有炫耀的资本。高校学术职称职位的评定其实不均衡,精英荟萃的名校中的副教授很可能比三流学校的正教授水平还高。没博士点,有博导水平也可能一辈子与博导无缘。有博士点,水平不怎样也能媳妇熬成婆,熬个博导。
     三是申报学位点的“走后门”。由于太看重高学历高学术职务,申报博士硕士点便成为所有高校的重中之重。可这些年来高校的这类申报很成问题,主要是学术评价很不规范。同行间关系密如蛛网,评委保密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互相照顾互相利用的风气很盛,“各显神通”的申报现象比比皆是。结果真是如时下所嘲讽的“博导满街走”,硕导不值钱。
     四是造成学术风气的败坏。据报道北京大学已出台政策:博士导师可上可下不再是终身制,按照学术规范隔几年选聘一次。但不是所有学校都能这样。有些学校,博导不仅干到老死为止而且权力很大,谁得罪他们,从职称评定、申报课题到经费使用便处处难受。更有些博导不专心学术而醉心于权术钱术,不断地给社会增加“水货博士”。由于博导“值钱”,导致有些年轻博导趾高气扬,一副猴子称大王的嘴脸,丝毫无益于学术进步。
     走极端,重形式,好大喜功,风气不正,如此等等,只会加速知识分子人格的庸俗化。与此同时,误人子弟的教育现象也必然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