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讲学历讲职称的今天 谁是人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15

      只讲学历、职称和资格只能造成学人的平庸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失衡,在市场经济中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我们应该用市场机制的“赛马”形式不拘一格地选择人才,更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有的人今天是人才,明天可能就不是人才;在甲地不是人才,在乙地可能就是人才。

     新闻背景:1月4日和5日,深圳举办了2002年深圳应届大学生毕业双向选择交流会中,两天共有10万学子进场,这说明深圳还是大学生眼中的焦点、求职的热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许多城市都向各种人才敞开了大门。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一些人才观念还没能够与时并进,需要及时廓清。

     记得是2000年,国内一些大城市争相出台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在这些人才政策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学历、职称、职务、资格”之类的字眼,这就是时下最为明显的“人才观”的基本特征。依照这一逻辑,学历、职称、职务和资格就等于人才。可见,区域间的人才市场和争夺机制虽然已经形成和展开,但在“谁是人才”的问题上,其基本概念和选拔机制仍然没有改变和形成。

     而我们的社会为了迎合这样的“人才观”,也就导致了这样的怪状:专科学历的去进修本科,本科的考研,考研的攻博,一些已身居领导职务的人也迫于“形势”又去带职攻读。但是,一旦学位到手,许多人再与“学问”无缘。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才观”又被另一些急功近利的人钻了空子,假证书、假文凭因此泛滥。几年前,有人就戏谑:职称=工资级别+福利待遇+住房条件+退休医疗费。

     那么,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是什么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董克用教授的“人才观”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他说:“只有那些拥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实现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是21世纪的人才。”董教授把“创新”这一概念作为人才标准的核心。他又说:“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那些墨守成规的人将被淘汰。”显然,他并没有强调学历、职称、技术职务和任职资格,这与时下深圳的“有用就是人才”的新观念基本实质是吻合一致的。

     我们眼下的“人才观”却一切围绕学历和职称转,“中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职称”才被称为是人才,搞科研则是为了评职称。如今高等教育得到普及,专科生在某些地方也不被重视,只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和高级以上职称”才是人才,才可以迁入城市户口。

     这种以学历、职称论高低的思维方式和人才观念,在市场经济中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我国虽然经过20年的经济变革,但这种传统的“人才观”的思维模式,仍然根深蒂固。比如,根据人的生理基因研究表明:自然科学研究的最佳年龄为35岁左右,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佳年龄为45岁左右,这期间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是最能实现创新成果价值的。但许多时候,用人单位却盲目追求人才年轻化。

     那么,如何衡量人才和选拔人才呢?董教授认为:应该用市场机制的“赛马”形式,不拘一格地选择人才。因为“赛马”是公开的竞争,在统一的规则下,哪匹马跑得快,大家一目了然。用不着伯乐来“相马”,是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且能够避免伯乐自身的偏颇之处,。

     因此,新世纪的人才观不再把那些“一旦拥有、享用终身”的学历、职称当作主要衡量标准,而是更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有的人今天是人才,明天可能就不是人才;在甲地不是人才,在乙地可能就是人才。

     两年前,深圳科技园工业总公司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总数由52家下降到18家。作为高新科技创业中心经理的植物生理学博士后肖栓锁因为没有“实现创新成果”而下岗。这是情理之中的市场行为,合乎深圳的“有用就是人才”的精神,并未因肖栓锁身为博士后而受到特别关注,他的价值后来在异地得到了体现。

     陕西的一位中医翻译研究博士,研究成果斐然,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200万字。但在原有人才机制下,这位博士生离别西安,落户于上海,才实现了人才的价值。

     这两桩事件,应当引发我们对人才观念和引进机制进行深入思考。“人才观”须和创新意识、能力和成果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只讲学历、职称和资格,只能造成学人的平庸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