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在河北栾城、赵县采访时发现,一些教育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向学生卖学具、辅导书、作业本等,同时还给学校摊派笤帚、录音带,采取种种方式从学生身上捞钱。
     记者在冀彩红家看到,屋内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具,院内堆积着她与浑身是病的爸爸四处拣来的许多破烂。冀彩红指着破烂说,她靠卖这些挣点学费。她拿来书包翻着里面的一些书、本和学具说:“这些都不怎么用,有的不学,可还得花好多钱买。”记者看到仅配合英语课本的辅导书就达3种,此外还有制作粗糙、价格不菲的3种学具和一些根本没用过的书。记者算了一笔账,像冀彩红这样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一学年仅买“上面统一发下来”的东西就得花60多元钱,比课本钱还贵。
     赵县新河村小学只有3个班,上面每年都“发”100把比市场上贵近1倍的笤帚。一位老师说,这些笤帚两年也用不完,钱还不得学生掏?赵县县城的一些老师反映,县教育局组织各学校看电影,可学生们都说“看不懂”,但看一场电影还得交几元钱。记者在赵县、栾城还听到了上面给学校摊派“教学”磁带、给学生“统一”订制服装,让学生交“勤工俭学费”等许多怪事。
     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这些做法,已引起不少家长和老师的愤慨。有的老师说,他们知道上边派下的不少东西没有用,价钱还挺贵,就是变着法捞学生的钱。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学校是培育社会诚信的基石。如果孩子们知道了教育他们的人讲着“诚信刮油水”,那脆弱的心灵怎能承受得起这种“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