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数字教育”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0-10

  中考、高考的紧张气氛已渐去渐远,时下正是各中学开始忙着招收新生或复读生的时候。生源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知名度来吸引生源就的确让这些学校煞费苦心了。

  最近,笔者到江汉平原的农村走了一趟,发现通过广告宣传来提
高学校知名度已蔚然成风。

  各高中学校的金字招牌自然是今年的高考成绩,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中随处都能让人感受到高考胜利的喜悦:有的学校打出其高考上线绝对人数数百乃至上千的庞大数字,令其他学校难以望其项背;有的则竭力渲染其考生上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有多少,让人产生一流学校的印象;在这两项重要统计数据上都失去优势的学校,则会同样神气地宣布其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百分点,或翻了几番,这样的结果同样不同凡响……

  诸如此类的高中学校暴发户般的炫耀,让一些发了迹的初中学校也按捺不住地要抖抖富。于是刚有一所学校发布其“考上县一中人数突破40大关而特向全镇人民报喜”的喜人消息,马上就有另一学校考取市重点高中的20名学生一首接一首不停地点歌以谢师恩。更绝的是有一所学校干脆点了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让观众在每晚心满意足之际都不得不温习几遍它那发了“横财”般的成绩……这些奇招迭出的宣传攻势总会持续数周直至暑假结束,硬是把一个个令人耳热心跳的数字塞入你的脑海,给人一种今年都是丰收年的印象。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不少小学也来凑这份热闹,除了依葫芦画瓢地鼓吹各自的升学考试成绩外,还补充了奥赛得奖多少人、体育竞赛得奖多少人、作文竞赛得奖多少人等等内容。最让人过目难忘的是一所小学门前赫然高悬的醒目横幅:“热烈祝贺我校在今年升初中考试中全区万人比第一”。估计那意思也是说自己厉害得不得了,但我愣是没弄明白这个“万人比”究竟有什么意义。

  辛苦培养几年,眼看着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做老师当领导的心中高兴是自然的,做做适度的宣传,把成绩与众人分享,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像这样一个劲儿地用各种各样泛滥了的数据来互相攀比鼓吹,很自然会将学校的发展思路囿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理由很简单,连珠炮似的数字轰炸肯定能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谁不这样就会给人没有成绩的印象,学校都不愿冒这样的风险。然而,这代表着成绩的数据不可能全是空穴来风,得靠学生的成绩来堆砌。于是学校不得不一个劲儿地给学生上自习、补午休、抓培优、攻特长……丝毫不敢放松考试这根弦,学生始终卸不下沉重的作业负担,老师终究抛不下巨大的考试压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应试教育何日才能休?

  在社会舆论普遍为今年高考作文题发出一片叫好声中,教育界有识之士已敏感地嗅出指挥棒转了向。看来,素质教育已成大势所趋,不和谐的“数字教育”还是不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