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少搞一些教育的“形象工程”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03

    到县市参观教育,几乎所到之处都是重点中小学,或称窗口学校,或称示范学校,实际上是这些县市教育的政绩工程,或者说是形象工程。

    这些重点中小学几乎集中了全市县的教育资金和优秀师资,教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齐全,学生生源集中了全市县的尖子,于是挂满了所谓“高考先锋”、“中考标兵”、“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等荣誉匾牌,以及“明星教师”、“高考状元”、“中考之星”等等巨照,荣誉室里成果累累,满目辉煌。但是,参观者并不羡慕,不服气地说:“如果我们有他们一样的办学条件,可能比他们更加成绩辉煌!”

    如果你稍微深入一点,到那些普通中小学去看看,那就大不一样了,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给你的感觉便是寒酸、贫困、落后……有的学校校舍千疮百孔,桌椅破烂不堪,黑板黑白斑驳,教学仪器几乎没有……有的学校连粉笔也买不起,国旗破烂也没有钱换新,电话因交不起话费而断线,理化实验都在黑板上做。不少乡镇就靠“希望工程”“爱心工程”的捐款办学,拖欠教师工资是常有的事情,教师职称评定投放的指标更是少得可怜。追其原因,校长们异口同声:“教育部门把教育资金和优秀教师都放在重点中学了。”

    显然,县市教育部门办教育只顾“政绩”“形象”“窗口”,也就是“脸面”,无非是为了向上级或参观者显示自己的功劳,吹嘘个人的成绩,以便得到官僚主义的上级的宠信和提拔,或者遮人耳目,掩饰自己的不足。

    重点学校果真都是教育的示范单位或先进集体吗?如此集中全县市的人、财、物,学生又是万里挑一的尖子,又加上严格的淘汰筛选来报考,怎么会不考出状元、高升学率、高“质量”呢?有的普通中学校长说:“我只要有一个学生升学就不错了,因为我们的尖子学生都被他们(指重点中学)挑走了,像篦子篦过。”事实就是如此。

    再说,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就应该无比优越吗?根据参观了解到,好些设施都是超标准或者超现实的,也有好些设施是虚设的,存在着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比如,有的重点中学建造室内体育馆,耗资数百万,即使是一个市县级城镇也难以有资金能力办到的,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实力的,在一所中学建设如此规模的体育馆起码在现阶段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使用率极低。这笔资金如果用在薄弱学校,将会解决许多问题。又比如,差不多所有重点中学都有语音室,一般耗资几十万,而这些语音室的使用情况如何呢?问英语老师得知,几乎没有用,有的学校语音室数年没有开门。原因是没有必要,认为是多此一举,在语音室没有在教室上课方便,有的是因为设备经常出故障,有的是因为班级轮换不过来,麻烦多多,耗费多多。再比如,有的重点中学耗巨资修建豪华的综合大楼,而常年空无人烟,只是提供上级视察和外校参观,平时实际上是像花瓶一样的摆设。

    提起教育,有人总是说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但是搞起教育形象工程来,教育部门却不惜血本,挥霍无度,花钱如土,不惜牺牲除“脸面”以外的所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这种所谓“形象工程”岂能长此以往?实际上还在继续和蔓延,教育界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真可谓触目惊心啊!呼吁关注一下薄弱学校和贫困学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