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这样的学生,该咋教育?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08

  不久前,记者收到一封学生来信。这个学生在信中说,他和另外5个同学,遭到学校老师的体罚,希望记者前往调查了解。记者随后赶到四川北部某县,找到了写信的学生和他的同伴,以及他们的家长和所在学校的校长、老师,了解情况。

  学生:老师打我们

  喧嚣、杂乱、拥挤……这是一个偏远贫穷的山区县城。蒙蒙细雨中,费尽周折,记者找到了写信来的孩子和他的同伴。在记者面前,这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有点发怵,行为举止却又十分随便,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提起学校,几个孩子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学习明显的厌倦与不屑。说了一会儿话,几位学生向记者道出他们心中的委屈。

  他们说,去年12月14日,因为考试成绩太差,正读初二的男生小吴、小母、小陈等3人决定干脆不读书了,各自从家里拿点钱跑到很远的绵阳去。后来,由于只有小母从家里搞到了100元钱,不够三人跑绵阳。于是,他们又约出同校的初二女生小唐、小李,初三男生小曾,一起到父母不在身边的小陈家里煮饭、看电视,晚上睡在一起。

  关于随后五天的生活,6个学生是这样讲述的,“我们只是在一起煮饭,看电视,抽烟。晚上喝了点酒,醉了,就睡在那里,其他什么事也没做”。可是,他们承认,小吴与小李、小唐与小曾在谈恋爱。

  五天中,两个女生还是照常回学校上课,四个男生则一直呆在屋里或是到街上闲逛。五天后的一个晚上,学校校长和保卫科的老师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把他们带回了学校。接下来发生的事,六个学生众口一词地说:校长要求他们写检讨,保卫科的老师先是踢了几个男生,后来又用一根拇指粗的竹棍打了男生。

  几个学生中最会说话的女生小李说:“学校的做法让我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是说不准体罚学生吗,学校凭什么打我们?”

  如今,6个孩子有两个转学,其他的又回到了学校。但他们一直不服学校的做法,于是写了信,打算“告倒学校”。

  学校:我们也焦头烂额

  走过几条喧嚣的街道和一个泥泞的菜市,记者找到了位于县城边上的学校。敲开学校紧闭的大门,说明来意后,学校校长——一位不苟言笑、看起来很严谨的中年人接待了记者。

  开始的交流比较困难,校长对“体罚学生”这一说法坚决否认。一番开诚布公的交心后,校长向记者敞开了心扉,坦陈他的困惑和无奈。

  他说,当时班主任老师反映,几个本该住校的初二学生连续几天没有回寝室睡觉,没有到学校上课。学校非常着急,四处寻找没有结果后,立即通知了家长。

  直到12月19日晚上12点,其中一位学生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说几个学生正呆在县城一位学生家中。得到消息后,校长找到学校保卫科的老师,立刻赶了过去。到达后,房门紧闭,敲门无人应答。情急之下,校长打了110,请求他们帮助打开房门。

  房门打开后,校长吃惊地发现,学校初二、初三的6个学生呆在房间里,除两个男生睡在沙发上外,其他两男两女睡在一起。

  校长说,他们立刻把学生带回学校,要求把情况说清楚。“当时我真的很气愤,这些娃娃太不懂事,太不争气了……”至今说起,校长仍然情绪激动。

  学校其他老师在与记者交谈时说,逃学、打架、抽烟、喝酒……6个孩子中有两个男生,在学校出了名的“不好管”。老师们觉得很头痛。

  在县教委,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些情况:作为全县惟一一所县教委直属的初中,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留住学生,学校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当地超前实行了全封闭式的管理。教委认为,该校校长认真负责,非常敬业。

  对“打了学生”一事,保卫科老师没有隐瞒。他说,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学校专门为走读生和住校生制作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卡片。两个女生本来是住校生,但她们却不知从哪里弄来走读生的卡,骗过保卫科的老师偷跑了出去。

  “违反学校的校规校纪不说,还骗老师,骗学校,害得学校和家长四处找人。当天晚上,实在气不过了,我才用竹棍打了他们的屁股,但学生马上写信去反映。”说到这里,保卫科的老师觉得很委屈。

  “我也知道不该打学生。但不管吧,让这些孩子放任自流,作为校长,我对不起家长,对不起学生。可管又管错了,而且没有效。面对这样的学生,究竟该怎么办。帮我们拿一个主意吧!”校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记者。

  家长:该怎么办才好

  通过老师指点,记者找到了6名当事学生家长中的3位。其中两位家长住在县城,还有一位来自十余公里外的乡村。三位家长看到记者时有些吃惊,他们不知道孩子们为这事“找了记者”。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

  采访中,两位城里的家长十分主动地与记者交换意见,他们首先肯定学校的说法是真实的,对体罚一事,他们认为“只要不是恶意的责打,如果只是打几下屁股,简直应该”。

  农村来的家长一直没说话,说自己“讲不好”,但似乎对另两位家长的意见深有同感。

  交谈中,几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的确有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几个男孩子,平时从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逃学、打架、抽烟、喝酒,还经常偷东西,以前是偷家里的钱,后来偷同学的东西,再后来是到街上偷,被派出所和110抓到好几次。这一次,几个人又约好,到家里“拿”钱跑出去,后来因为没有钱,才没走。

  比较一致的一点是,三位家长平时都疏于管教孩子。他们说,自己也不知道该咋管———孩子早就不想读书了,但十四五岁的娃娃,不读书又去干啥?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些娃娃送到学校,希望学校能把他们好好管一下。

  家长们说,他们很困惑,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孩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啥子道理也都讲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做父母的,又能怎么办呢?

  采访札记

  国家明确规定,严禁体罚学生,但近年来,体罚学生的事件却屡屡见诸报端。老实说,收到来信后,我们也正是带着“坚决制止体罚学生”的心情与态度去采访的。可是,两天的采访结束后,我们的想法却有了改变——学生的委屈,学校和家长的无奈,问题并非想像得那么简单。

  在那样一个相对偏远的小县城,教育的环境与氛围相对薄弱。通过接触,我发现此次事件中的中学校长应该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他想管住学生,留住学生。可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他和他的老师们用不恰当的方法处理了学生,这显然是不允许的,甚至容不得任何客观的理由。

  其他的一些事件也表明,一些责任心极强,工作态度严谨的优秀教师,会在特定情况下犯下体罚学生的错误。一些家长对此也抱的是“该打、该骂,谢谢老师教育”的态度。这说明什么?说明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一些“问题学生”,我们的教育有空白点,我们的教育有点无所适从。

  这样的学生,该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