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有一个叫尼葛洛庞帝的人写了一本《数字化生存》的书后,数字这两个字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就多了起来:从数字光盘、数字电视、数字相机到数字图书馆……最近又冒出了一个“数字学校”。
“数字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在“数字学校”里老师怎样教课,学生怎样听讲呢?前不久,记者来到提出“数字学校”概念的北京金海航电子技术公司,体验了一下虚拟“数字学校”的生活。
“数字学校”是建立在“校园网”的基础上的。在这个校园网上,图书馆是“数字”的,学生、老师借书,不用再到图书馆去查索引,然后再由图书管理员找出来给你,你只需在电脑上翻阅“数字图书馆”的光盘目录,找到你所要的书后直接在电脑上阅读就可以了。另外,它还没有时间的限制,一天24小时都在为你服务。
如果你是“数字学校”的学生,不巧因为生病而耽误了一些课程,此时你不用着急,因为通过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点播系统”,你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你生病时各科老师所讲的各门课程的原始授课资料,调出来学就是了,绝对原汁原味,丝毫不差。
假如你是“数字学校”的老师,你的课会上得更加精彩。因为在校园网上有“多媒体课件素材库”,那些生动、鲜活的各种资料完全听从你的调遣。你可以在电脑上备课,隽永的文字、生动的影像,美妙的乐曲可以帮助你将书本上那些枯燥的课文和公式激活,把学生带进有声有色的多媒体世界中。学习对学生来说,再也不是压力和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而作为老师,可以在校园网提供的课件编辑制作平台上,自己设计多媒体课件,存入课件素材库以供其他老师“资源共享”(当然,你也可以共享别人的教学成果)。
在我国,中小学应用计算机进行教育大致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计算机本身的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学会使用;第二阶段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计算机并没有成为教育的主体,也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大的冲击,现在大多数学校处于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建设校园网,建立“数字学校”,让计算机在教学中唱主角,取代黑板和粉笔。“数字学校”不仅改变了教师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在“数字学校”中,学生可以做到完全自主地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快学,进度慢的学生也不用担心跟不上,古人推崇的“因材施教”在“数字学校”里可以轻松地变成现实。
不要以为“数字学校”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它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了。据了解,由金海航公司研制的“新数字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平台”,已经在广州云山小学、北京四中、北京35中等学校使用,其优势正逐步显现出来。
“新数字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平台”由“多媒体教学点播系统(VOD)”、“网络电子图书馆”、“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学创作系统”等部分组成,可实现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的快速传输,可随时随机或同时多机使用同一资源,实现多媒体资源的网络共享。它还可以实现网上交互和管理者对教学情况的实时监察……如果把“数字学校”与因特网相联,还可实现远程教学。
有了“数字学校”,人人都能享有高水平教育的时代就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