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耳畔又响起孟连县县委书记姚国华和县长刀立富所说的话:孟连县的自然和社会基本特征是典型的边、少、山、穷、低,即西南部与缅甸隔江相望;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8%;山区占总面积的98%;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才879元;社会发展程度、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低,部分少数民族还沿袭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然而孟连还有着三大优势。即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其雨量、日照、土地,都是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理想区域;沿边口岸优势,地处全区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前沿,1991年即被云南省政府列为以县城为中心的省级开放口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尤其是中国云南孟连娜允傣族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更为其注入了活力。这几年他们确也在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对这三大优势进行全面开发。
可他们又不能不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该县的教育督导王光福的话可以说为这力不从心作了最恰当的注脚,“同样的山水,不少外来户却能很快就过上好日子。为什么,就因为孟连劳动者的素质太低。”
孟连的教育文化基础实在是太低了,1952年才创办第一所小学,前些年,许多孩子连小学都没上完。
“治穷先治愚。文化素质可不能等靠要,必须对教育高看一眼,超前一手,只有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够跟上时代大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从一上任,便把加紧发展基础教育,“普六”、“普九”放在了孟连发展的首要位置。
他们相继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县、乡、村“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报纸、广播等多种手段把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到家家户户,形成了一个“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治教为职”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仅“九五”期间就向教育部门累计投入各种资金一千多万元,甚至连准备建县委报告厅的80万元也投入到扩建中学之中。为鼓励教师们扎根山寨,从1998年起,他们给25个贫困村近300名公办、代课教师每人每月30元津贴,并招收了合同制教师40名。
为扩建校舍,1999年,他们把县委党校并入县职中,把原党校的土地和公共用房划给县民族小学使用,使学生由原来的430人增至目前的800多人。去年他们又利用粮管所的旧房创办了公信乡中学,当年就招生170人。为让自己的孩子能按时开学,不少乡、村学校,都是由当地已经深知教育重要性的群众主动投工献料建成的。如勐马镇仅用10多天便建起简易校舍1464.6平方米,解决了近600名学生的校舍和住宿问题。景吭村完小扩建时,该村划给8亩地不说,还打破习俗,迁走坟墓4座。为绿化美化校园,教师们还常常义务干到半夜。
按计划,孟连县的“普六”需到2005年完成,可通过全县上下齐努力,1999年他们便提前6年完成了,而且全县7个乡镇,已有两乡一镇实现了“普九”。2000年孟连完成了基本无盲县达标验收。截至去年底,孟连县已有各类学校108所,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29%,巩固率为99.4%,读完小学六年级完学率达79.1%,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53.2%,在全地区名列前茅。
“十五”期间,孟连县的教育发展目标是:全县完成“普九”,巩固扫盲成果;争取使50%的城市学生和25%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0%;积极发展职教和成人教育,培养为农村扶贫攻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初级人才。
要实现以上目标,其压力可想而知,最突出的是,“普六”时他们采取的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盖的那些简易学校,将成为危房,“普六”后由于需升中学的人数剧增,校舍告缺,这些都需巨额资金的支持。
    就在记者离开的当天,云南省副省长梁公卿到孟连调研教育。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孟连上下一心的继续努力下,一个全新的孟连会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