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四年内学生翻番 扩招我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27

      近几年,为了适应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各高等院校大幅度进行扩招。目前在校生规模已比1998年翻了一倍还多。而不久前,据一媒体报道,北京大学经过研讨和论证,为保证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决定今年将不进行大幅度扩招。北大这一举动,让我们在为扩招摇旗呐喊中冷静下来,不禁思索,我们的高校真的为扩招准备好了吗?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董德刚——

      扩招应以不牺牲教育质量为前提

      扩招,是发展高等教育、推动国民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何时扩招、扩招规模如何掌握则需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些问题会给考生以及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高校扩招,尤其是名校扩招,需具备一定的前提,首先是自身的办学条件是否能在扩招后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其次是必须保证能有足够的生源,也就是说要视需求市场情况而定。对于高校而言,大幅度扩招未免稍嫌盲目,并且如许智宏校长所说,“北大在创建一流大学的首要阶段是打基础,提高办学质量,质量是北大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关键所在”,因此,北大必将以保证教育质量为前提,稳定办学规模,根据每年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幅度调整。

      谨防卡拉OK式的增招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 喻国明教授

      据说,一位拾垃圾的老人说出过一条关于垃圾的非常经典而又辨证的定义:“所谓垃圾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他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将放错了位置的财富重新将其归位的过程”。由此,我产生了一个并不那么贴切的类比,所谓无用之才大约就是指才能培养错位的人才吧。显然,当今是一个迫切需要人才的时代。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些才能错位的人才,终究是不能为社会所用的无用之才。

      说起来,大学扩招并不是一件难事,不就是多几间教室、多几个床位吗?虽然我国高校的“硬件”设施的水平还是相当低的,但是为接纳更多学生而扩增容量的空间和余地还是有的。但问题在于,事实上我们在教育事业“软件”上的问题要比“硬件”的问题多。

      然而,由于多年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教育培养模式的惯性,我们的高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的生产模式。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因人设课,有什么师资或现有的老师能够讲什么,就给学生开什么课。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有什么资源就生产什么产品的“产品经济式”的教育培养模式。毫无疑问,如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多都会在走出校门的同时便沦落到“错位人才”的行列中去。  

      北大暂不扩招的决定,我以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于自身品牌的维护。重视社会需求,不卡拉OK,以便使“错位人才”的生产降低到最低限度是维护知名高校品牌的一个基本步骤。而不卡拉OK仅仅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出了第一步,更进一步地,要在此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社会发展的基本意识,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规格重点。记得罗丹有句名言:“所谓雕刻艺术,就是把石头上多余的部分凿去。”艺术如此,教育也是如此。不然,在不该扩增的地方扩增教育规模的话,就会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变得像体态臃肿的中年妇女,那种情形,一定不很美妙。

      ·清华大学学生 周青丰

      扩招切莫赶鸭子上轿

      扩招,无疑给将要参考的学子们一个惊喜,即使如我一般的在校生也不能不表示欢迎,毕竟有更多的人有机会深造对于一个大学生人口比率很低且提倡“科教兴国”的国家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益处的。

      只是,扩招之后,在师资力量、教学软硬件没有多少改观的基础上,谁能保证所有上学的孩子们能够得到和以往同样水准的教育?他们的生活条件、活动空间又有谁来关注?而高校真的能够吸纳如此多的学生么?那岂不是就说明此前高校的各种资源存在巨大浪费?!

      同时,大学生数量的激增,使得大学生资历日渐贬值,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各种相关培养(如心理素质、社会交际等)没有跟上的情况下,谁对大学生因心理方面产生的各种问题负责?另外,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让扩招之后的大学生处在巨大压力之下,非正常地度过本应是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赶鸭子上轿的扩招,还是应悠着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姓同学——

      过渡期间易产生问题

      去年,我们学校位于校外的学生公寓因收费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原本已确定的一年1800元的住宿费突然升至2800元,这的确让人无法接受,不过,听说这个问题就要得到解决了,希望是这样。可以说,这是由扩招而带来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还有饮食质量方面的问题等。

      扩招本身应该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因扩招而产生的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应该是一种尝试的失败吧。不过,我想,这只是一种过渡,高校进行扩招的过渡期,而过渡期间比较容易产生问题,但最终,住宿、饮食、教室等都需要学校自主解决。

      扩招不是灵丹妙药

      ·北京大学 廖丹

      这几年,很多高等院校纷纷实行扩招,诸多问题已不断呈现,首当其冲的是学生宿舍等后勤问题。1999年,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在校外租借、建造学生公寓,可这对于大多数民众的消费水平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难以负担的昂贵费用。就以北京大学为例,新修的万柳公寓落成后,学生将以相当于校内公寓3倍的价格入住,且水电费,网费自费。而高校扩招对现行教育的挑战,不仅有学生后勤方面的,还包括校内硬件的不相适应。多一个文科生也许还没有什么,但多一个理科生就意味着一大笔资金的投入,如一套完备的实验器材、器具以及一间独立的实验室。

      对于毕业生弊端可能更加直接和突出。扩招使人才市场上本科生数量剧增,本科文凭实质价跌,于是庞大的本科大军不得不费尽心思考研、考博,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现阶段高校扩招的核心和重点已经转移到研究生和博士生。照此速度看来,无限制的扩招将有可能导致“博士后后”的出现。印度由于高扩导致人才的相对过剩,很多本科生不得已“降格使用”,造成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首都经贸大学杨老师——

      发展,需要一步一步走

      近几年,北京市各高校办学规模发展得比较快,其中招生数量的增长在1999年达到最高峰,全市平均30%左右,而我校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生活质量,一直坚持谨慎、稳妥的路线,学生招收的增长比例控制在10%以内。目前,全市高校的在校学生达80万,可以说已渐趋饱和状态,因此各校增招幅度都会有所下降,相信今年不会超过20%,我们则仍会坚持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增加的发展步伐。

      扩招,并非一件坏事。据了解,这几年高校进行扩招,不仅使一些原有的闲置资源充分地运转起来,更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扩招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国家和学校加大投入,不仅是资金,更多的是精力和关注,以保证学校在发展中不出现偏差。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由此而引发诸如学生住宿、伙食及学校的师资等问题,我校在扩招问题上努力做到稳扎稳打,量力而行,毕竟发展需要一步一步走。

      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求实的态度

      ·西城区宋 京津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采取扩招的办法来扩大学校规模,确切地讲此种方式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成熟的一面。

      目前,从整体来看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水平还可以,其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做家长所担心的。试想,本来学校只能容纳1000名学生学习和生活,可偏要招收1500名学生,这样一来,原有的科学规范的教育秩序将被打破,一方面加大了老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学生也做出了牺牲,像著名教授的讲课也因为听课的人多,不得不分几次来完成。另外,部分学校的住宿条件也很难满足扩招的需求,没办法一部分学生只好在校外居住,无形中在经济上增加了负担,更主要的是脱离了学校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教育质量,以及孩子们全方位的发展。为了避免学校之间的攀比带来的不良后果,希望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能保持头脑清醒,把好教育质量关,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办学,适度地进行扩招,决不可盲目地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