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大学新生缘何放弃入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0-25

我省今年高校录取已结束月余,然而记者在南京多所高校采访时发现,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报到,或是报到后不辞而别。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省录取的14万多大学新生中,最后因各种原因不按时报到的多达千余人,这个数字不免让教育工作者们大吃一惊。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大学新生放弃了自己千辛万苦才争得的上大学的机会呢?他们不上大学又去了哪儿呢?据南京某高校学生处负责人介绍,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不报到的大学新生90%以上是大专生和高职生,他们不报到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我省连年扩招的态势使得考生和家长们均舒了一口气,大学好考了,大家就希望能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和更好的专业,因此,一些高考中自认为没有发挥正常水平的考生就寄希望于来年,宁愿放弃录取机会再读一年,争取考上本科。二是高职毕业生和大专生的就业前景很不明朗,一部分新生对读这种类型的高校信心不足,所以“铤而走险”,准备来年再“赌一把”。三是少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学费,自愿放弃录取机会。

  教育主管部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据省教委一位官员称,对录取后不报到的考生,省教委一直明文规定取消两年的高考资格,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省里的招生计划不浪费。但这位官员同时也指出,由于近几年我省的教育发展很快,一些旧的规定不一定再能适应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一些高校专家在谈到这一情况时也指出,当今社会上的求知求学热情空前高涨,“考大学、跳龙门”的观念正逐渐被“考名牌大学、找好工作”的观念所取代。从这一点上讲,家长花钱让孩子接受教育已成为一种投资。而既然是投资,家长和考生也就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权,这当中自然应该包括放弃录取资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