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杨屹,任教16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同事们说,杨屹是凭汗水与创新精神将自己挚爱的事业一步步推向新的高峰的。
从“快乐的课堂”到“情趣教学法”
杨屹,18岁毕业于青岛师范,分配到青岛江苏路小学任教至今。十多年前,记者就采访过她,并以《快乐的课堂》为题报道了她的教学特点。
杨屹认为,教师要让学生在趣味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情与智的统一。
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他们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考的。适应小学生这一认识规律,为追求“情趣”的境界,杨屹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以画引趣。杨屹讲解课文别具一格。由于她心灵手巧,长于书画,讲到小燕子、小白兔、小蝌蚪,文到画现,一下子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后,她又将“简笔画”换成了“动画片”:一头大狮子,可以睡下,可以坐起,大眼睛可以开合,双臂一伸还能打哈欠,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以趣引学。杨屹善于用设置悬念、质疑提问等方法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师生有问有答了这样几个问题:“在明亮的夜晚,你见过月亮吗?”“月亮什么样儿?”“月亮像什么?”“愿不愿上去?”杨屹随手把两位男女生画在了小船似的月亮上,学生沉浸在遨游夜空的感觉之中。至此,老师又问:“有位叔叔专门为你们写了一首月亮诗,想学吗?”“想学——”于是新课开始。
强化“动”感。小学生喜动、好奇。这个特点被杨屹利用在教学之中。她制作的三维动画,将《黄山奇石》的“仙桃石”幻化成令人垂涎的桃子,“猴子观海石”幻化成一只屏息凝视的可爱的小猴子,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她设计出“猜猜看”、“找朋友”、“病字门诊”等游戏,满足学生“乐于参与”的愿望。
创设意境。在讲《王冕学画》一课时,轻柔的音乐响起,杨屹运用“复合投影”展现一幅幅彩色的画面: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雨后的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杨老师缓缓地、动情地读着课文……老师读完了,乐声停止了,美丽的画面静静定格在银幕上。可学生仍呆呆地看着画面,像王冕那般出神。
课外拓展。杨屹班上的语文实践活动相当活跃,办起了班报,成立了小记者协会,还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节。艺术节上的话剧、相声、笑话、小品,脚本全是学生自己写的,由此也带来全班的浓浓的读书风气。学生发表在省市报刊上的文章难计其数;她的学生冉晨用文言文写出了几万字的《十国演义》;同学们集体创作的“班歌”,在青岛市小学生歌咏比赛中获特等奖。
十几年过去了,杨屹逐渐形成了“读、说、画、演”为特色的教学风格。她把自己的教学归纳为四个要素:激发兴趣,乐学新知;培养情趣,主动参与;引导拓展,情趣升华;趣味练习,牢固掌握,从而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情趣教学法”。
1991年,杨屹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此后,她应邀到上海、广州、长春、西安、海南、呼和浩特等地举行公开课。杨屹从岛城的一所小学走向了全国。
杨屹的《两只狮子》等课,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录制下来作为新编教材示范课推广到全国;她的教学论文、教案与课堂教学纪实被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等十几种杂志上。
成功背后是尽可能多的付出
杨屹获得了成功。而“成功”的背后,却是尽可能多的付出。
她怎么也忘不了1990年那堂全市公开课。当时,她是主讲人,而且是第一次登台“亮相”。谁知,当她望一眼满礼堂黑压压的一片人时,脑子倾刻间一片空白。她努力镇定下来,但授课还是有些乱了,这一“乱”也弄得学生不知所措。这是一次令她难堪的失败。
她痛悟到:功底不深,事无所成。从此她下定了“十年磨一剑”的恒心。
她深入研读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种流派的“教学论”,并到华东师大、山东师大进修。在教学实践中,她对课文的每一个情节、细节,甚至重点、难点,都经过细细研磨。
杨屹在教具制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采访中,她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在办公室做《狼和小羊》的教具。那狼的神态是:咧开大嘴,呲着大牙,瞪起大眼;那小羊则要睁大惊恐的眼,这要做出来难度可谓不小。杨屹埋头做了整整一下午。后来,她演示给室内的同事看:“你看,这小羊可怜吗?”同事说:“是可笑,不可怜!”杨屹当场表演一下:“不可怜吗?”同事回头看看她,说:“小羊不可怜,我倒觉得你可怜!”
有同事还讲了她的一条轶闻:有一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座桥的下面,对于桥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到底是什么形状,小学生们对此并不在意,可杨屹却很在意。她找来一大张硬纸板,弯在两手中,在骄阳照耀下的操场上,又是绕转,又是自转,来观察“桥”的影子的形状。同事们说,杨屹教起学来,也是“痴”味十足。
杨屹说,她的好多教学上的点子,都是炒菜时,或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想出来的。
用“师爱”营造和谐
杨屹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情趣教学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嘛。
平时,学生因病呕吐了,杨老师给清扫;学生有点发烧,老师会送上一杯水;天冷了,杨老师总是第一个到校点着教室的炉火。班里还设了“悄悄话信箱”,那是专门让学生给自己的老师说心里话的。“杨老师比妈妈还亲”,这样的话经常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或演讲中。
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杨屹认为,至少从三方面体现教师的作为:一、关爱学生;二、尊重学生;三、寄希望于学生。
杨屹班上的学生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他们的自尊心,在杨老师那里能得到最大的保护和满足。少先队干部带有臂章,这引起小伙伴们多少向往!杨老师就做了一批精美的臂章,亲自给学生们带上,上面设计有花仙子、孙悟空、黑猫警长、蓝精灵,分别标志着卫生好、劳动好、学习好,等等。
班里还设立了图书角、贴报角、漫画角、卫生角,人人都有管理职能,杨老师还颁发给他们亲自签名的“聘任书”;班里成立的爱心小组、朗读小组、英语小组、点子小组,让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如何对待后进生方面更能让人领略杨屹的育人风采。
张某是一个顽皮的学生。比如在课堂上吹口哨,抬手打同学,考试时不会做题便一把抓过同学的卷子撕掉,买的饭不好吃便扣在同学头上。杨屹感到,学生们很在乎老师的关爱行为,如果长时间不对某学生有所示意,他就会认为老师有意冷淡、疏远他,是对他的蔑视,从而导致他以一种逆反行为发泄不满。杨老师在接过这个班之后,特别关注张某。有一次,她忽然发现张某的一个举动:他与一位同学相遇在狭窄的走廊,居然主动避让了。杨老师马上给他送去一张小纸条,上写:“你知道吗,你又进步啦!”后来,张某守纪律了,杨老师抚摸一下他的头以示鼓励。张某喜欢看书,杨老师就为他买了一套《哈里·波特》,让他吃惊不小。去年,杨老师去华东师大进修,还一连给他写了三封信,表示对他的挂念与期盼。张某说:“老师这么看得起我,我就不能对不起老师。”果然,他以后进步很快。
大海是深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