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孩子不快乐第一板打谁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1-04

  据首师大高教研究室新近研究的《不同家庭类型对子女人格教育的调查报告》统计:儿童在家庭中感到快乐的比例明显低于家长,大约20%,而对于无聊的感受却显著地重于家长近30%。这是最近一年中课堂小组的四位老师对本市各区县1700余名家长、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的数据。经随机抽样得出的描述性结论表明:现代家庭中的教育观念、父母价值观仍存在诸多弊端。家庭气氛不和谐、教育引导方式不恰当仍旧影响着家教质量。我们的家庭教育虽然日益有所改善,但仍需大步向前走。

  (一)三种结构家庭都应爱要说,爱要做

  你是孩子的朋友吗?你懂得蹲下来倾听吗?你是否意识到要培养自己与孩子沟通的能力?现代家庭结构类型大致可分三种:完全核心家庭(父母加孩子)、大家庭(几代人共处一室)、不完全核心家庭(父母一方带子女)。三种类型在成员组成上有所不同,但在教育观点上却具有一致性。较之传统的、封建的家长式教育,亲历了改革开放、十年变化的一代中青年父母已经不再像当年他们的父母教育他们那样再因循守旧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主动沟通、温情拥抱、敢于向孩子说抱歉,这些都表明家长们的现代意识正逐步增强。在用各种方式表达爱意和关心上,调查报告指出:儿童还是认为家长做得不够。

  就要升入幼儿园大班的丹丹委屈地向阿姨说:“妈妈好像不太喜欢我。”妈妈奇怪地问:“我整天都在围着她转,能说我不喜欢她?”问题出在哪儿?原来丹丹喜欢问问题,而妈妈没有在听,在接丹丹回家的路上对于一路上不断发问的女儿,妈妈的溜号儿让丹丹感到了委屈,仿佛忽视了她的需要。课题小组黄宇红老师说:“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交流是达到沟通和谐的理想效果。沟通的前提就是倾听,表面沟通不能真正收效。”

  别把爱只埋在心里,不放在嘴边。如果有工作上的快乐,建议家长将它以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听,这样做的好处是:①传递信息。让他了解工作中有乐趣,培养他对日后生活的理解;②孩子与家长对快乐的认同感并不一致,说出来不妨看看他的反应。

  (二)放任型家教最有害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一般分三大类:即权威型、溺爱型、民主型。目前,在家庭对子女的人格教育中,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有超过50%的家庭采取这一方式,但也有20%至30%的家长,固守着传统的权威型教育方式,此外还有10%的家庭采用着放任型方式,即在孩子遇到问题与矛盾时,完全由他们自行解决。

  据课题组殷琳茹、曹薇老师介绍:儿童的重危年龄大约在10岁和12岁。这是两个情绪易波动、思想易产生变化的年龄段。如果没有家长正确的引导或干脆不引导,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可怕的,这也无异于父母丧失了教育子女的责任。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比权威型教育更失败。

  1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教研室老师认为:在对于儿童的人格和品德教育由谁负责,父母在家庭与事业关系的选择上,尤为重要的是教育价值观。现代家教呼唤现代教育科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