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现这样的同学:上课时,既使他会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老师叫他发言时,则脸红、手足出汗、有的甚至声音有些发颤;课后,如果有不懂的问题从不敢找老师问;当老师委以重任时,总感到自己不行,想方设法推辞;想与别人交往,但又怕被拒绝、嫌弃……。
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用"过分羞怯"来概括这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适度的羞怯感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它是人道德在行为上的表现,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但是"过分羞怯"则属于病态人格,它会使人缺乏自信,说话办事瞻前顾后,不敢公开亮相展示自己,交往困难等。过分羞怯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并愿意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低评价。象体型、身高、出身、家庭经济条件、智力状况、学习成绩等都可成为比较的对象。比如,一个在唱歌方面有天份却被同学讥笑长得很胖的学生可能不敢参加学校举行的歌唱比赛,因为他(她)担心当自己站在台上时会遭到更多人的讥笑。过分羞怯的学生总是过分注重自己的挫折体验,哪怕是一次挫折就可使他们产生"我不行"的心理感受。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会深入内心,并不断膨胀,以致丧失做事的勇气和自信心。如何克服过分羞怯呢?
第一,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敢于正视自己的短处,发扬长处,弥补短处。不要陷于总和别人比较的思维定势,你有你的特点,别人有别人的特点,在某方面不如别人,也没有什么,世界上不存在样样都比别人强的人。不要过分注重别人的评价,因为他们的评价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行为的法官。
第二,增强自信心。去掉"我不行"的消极暗示,应代之以"我能行"。既使自己做得不够好,也要努力去做。从不好到好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你看到别人做得好,那是他已经经过了不好的阶段。要大胆尝试,不怕挫折、失败。过分羞怯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交往、身心健康,如果不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严重威胁青少年日后的发展,希望此文能有助广大青少年塑造健康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