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不上奥校也罢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1-23

  自女儿开始上学,我就打定一个主意:那些名目繁多的校外辅导班(校内的兴趣小组除外)一律不上,看看能不能也学得好。我承认,做出这个决定的确有些冒险,半截也动摇过,尤其是看到女儿身边的伙伴们周六周日忙着上奥校的身影,以及听到重点中学以奥校题目招生的传说后,便也忍不住问女儿:“要不,你也报个什么英语班、数学班试试?”谁知双休日“野”惯了的女儿嘴一撇:“我不上。我们班谁谁上奥校班,学习还没我好呢!”

  也是,在女儿所在的班里,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在上着奥校或各种辅导班,有些人的确学习不错。但没上过奥校的女儿成绩也不差,经常是全班只有三四个满分的学生中,就有她一个,而且是惟一没有吃过“小灶”的。看到这种情况,我也就没再坚持。

  现在的学生太累了,无论从哪方面讲,生活都应有张有弛。而且,天天上课,不接触社会,不接触大自然,未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所以,我们已形成习惯,只要天气好,有时间,就一定带孩子出去玩,寒暑假更是如此。虽然女儿只有12岁,可她去过的地方之多已经让她的叔叔、姑姑嫉妒了。从教育理论上来说,那些见多识广的学生,在学习上应该比整天闷在家里死记硬背的要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把“赌注”赌下去,一直赌到女儿上中学。

  女儿上的是一个比较有名的重点中学的初中部,6个班级中有两个实验班。据说那两个实验班的学生一个个都像“神童”一般,所以,从师资配备到课程安排都与普通班不一样。女儿不是“神童”,甚至连奥校都没上过,于是踏踏实实地在普通班上课。

  升入初中没多久,学校开了一次运动会,据女儿回来讲,实验班的战绩“一塌糊涂”,而他们普通班个个生龙活虎。“实验班的学生都是些书呆子!”看着女儿一脸的不屑表情,我们很欣慰。毕竟孩子不是学习工具和考试机器,他们应该有五彩的生活。

  期中考试临近了,女儿告诉我们,老师对她的期望很高,说她的潜力应该在年级前十名。我说了一句:不包括那两个实验班吧?说实话,孩子上了六七年学,各种考试不知经历过了多少,我们也从未给孩子制定过目标,只要是把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把错的地方弄明白了,就起到了考试的作用。这次当然也不例外,甚至在考试前两天,我们还带着她出去玩。她高兴地说:“全班就我最幸福。”说是别的同学的父母老早就不让出家门了。

  前两天,考试结果出来了。女儿告诉我们,她考了全班第一、年级第十六名。“包括实验班吗?”“当然包括了!还有一个普通班的同学考了年级第二呢!”

  一个什么课外辅导班都没上过的学生,居然能与那七八十个“神童”平起平坐,这个结果的确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事实说明,只要教育得法,不上那些辅导班照样学得好。近日看报纸,有报道说,现在奥校热又卷土重来。我真想奉劝那些“教育狂妈妈”们,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最重要,只要孩子身心放松愉快,就能学得好,那些只为赚钱的各种“奥校”不上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