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 提高学生理科综合能力
盛焕华
考试目标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既要满足高校对理科新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又要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了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
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考试内容
在确定考试内容方面,除山西、天津外,其他省份的理科综合依据原国家教委1990年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进行,其中理、化、生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致为4∶4∶2。
题量和题型比例
与去年题量相比较,今年题量变化不大。其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为1∶1。
试题难易比例大致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3∶5∶2。
试卷结构与组卷原则题量和题型比例
试卷原始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入选的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安排,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应尽量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现在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计算题、问答题、论述题等,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所谓客观题就是答案惟一的,比如选择题、填充题,而问答题、论述题等的答案是不惟一的,要求考生有创见地答题。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讲解和训练。
复习策略:如何教学
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建议教师将纯知识的课堂传授转到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升华为“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作为首要任务2000年苏、吉、浙理科综合卷中考查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试题占总分的87.1%。
实验教学不可放松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基础,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对理、化、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如2000年苏、吉、浙卷第25、31题)。
在打好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综合这包括理、化、生三门学科在方法体系上的结合点(包括认识规律、实验方法、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和教学规律上的结合)、在知识体系上的结合点(如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运动性、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契合),以及社会热点事件和学科的结合点(如同位素、能量、环保、克隆技术、二恶英事件、纳米技术等)。
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从书内到书外,从课内到课外,走进图书馆和实验室,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科学实践。
总之,高三理科综合迎考复习中,要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围绕“基点、重点、热点”抓主干,贯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复习
命题依据的是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因此,考生复习时也应依据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进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能力,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自然科学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议考生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注意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
加强“建模”训练,提高理科综合解题能力。必须学会从大量的题目信息(包括显性的、隐性的)中,捕捉相关的学科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再归纳成学科中的问题(即“建模”),最后利用中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知识点的串联、并联、迁移、转换、综合以及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抽象化等方法灵活加以解决。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