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让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张敏

作者(来源):张敏    发布时间:2005-09-27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我本来以为“没什么好看的”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只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堵住了,让我难以透过气来。

书里只写了一个小女孩很平常的读书的日子,每一天,每一个学校里发生的小故事,每一次学校搞的活动,看上去,没有任何特殊的东西。可就是这普普通通的每一次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就拿校长小林先生来说吧,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能认真倾听一个别人觉得古怪的孩子的自说自话长达四个多小时之久,而我呢?别说四个多小时,就是四十分钟,我有这个耐心吗?小林先生的这份耐心包含了对孩子深深的爱,无私的爱,他不在乎孩子讲的有没有条理,他不在乎孩子讲的是毫无章法,乱七八糟的琐事,他的心里对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尊重。我们呢?可曾细心地倾听过孩子们的心声?

学校的教学看似不经意地安排,其实,校长和老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老师们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时间、空间,来安排课程,对孩子,他们没有束缚,没有生硬的管束,有的是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甚至连座位也可以随心所欲,想坐哪里就坐哪里。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是硬塞给他们,而是使他们自己要学,这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可是,并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我们,可曾听过学生的心愿?可曾知道他们想学些什么?

学校组织各种活动,野餐,真正的野外野营拉练,孩子们需要自己动手做饭、切菜、烧菜等,他们在出去之前就在家认真学习父母。在野外,自己动手的时候,也是不怕困难,力求最好。他们中也会有划破手、擦破皮、弄伤到脚的现象,可是,学生们不会埋怨,他们之间会更加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从劳动中,也深刻体会到:平时父母工作的辛苦,妈妈煮饭的辛劳。而我们,一旦出现弄伤手脚的现象,首先要争论的是学校该赔多少钱,从不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共同责任,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不少学校因为害怕出现伤害事故,而取消了学生很多野外活动的机会。这样做,表面上看,伤害事故是少了,可是,学生有长进吗?你可曾听到过学生的愿望?因噎废食难道是可取的吗?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原有基础上,那怎么能跟上这时代的步伐?书中不少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研讨,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像小林先生那样,学会倾听!认真倾听!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