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语言文字,似乎立刻就和语文挂上钩,其实作为“思维外衣”、“交流思想”工具的语言,是表达内容的重要形式。对数学教师来说,语言同样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基本功如何,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除了要做到清晰流畅,形象生动,语调抑扬顿挫、缓急适当,富有节奏感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性。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具备科学性、严密性。
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是学好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
特别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严密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例如,在进行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归纳出“积大于因数”这个结论,而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进行小结:“在整数乘法计算中,积大于因数”。这样,给今后进行小数乘法时留出了拓展的空间,完善语言的余地。象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举不胜举,因此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认真审阅自己的课堂用语,特别是结论性的语言更要做到事先反复推敲,不仅用词必须严密还要符合科学性,经得起“考验”。如果不是这样,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展,会有许许多多的概念得到补充,相形之下,教师的语言就会显得漏洞百出,肯定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其次要准确、精练。
避免了数学教学时语言中的漏洞,还要做到语言的精练。数学不象其它学科,需要很多描述性的语言,也不需要长篇大论式的结论。数学更注重简明扼要的叙述,言简意赅的说明。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有必要提炼自己的语言,使其在表达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叙述,没用的话,与这堂课的知识内容没有关系的话,请不要说,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上课的时间多么宝贵,就35分钟。简化语言,留出更多的时间让给孩子进行探索。
三、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还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带有启发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讲“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把两步计算应用题中的间接条件,用一个非常形象的字“藏”来代替,“这里还有一个条件,藏起来了,谁能把它找出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这一生动的字调动起来了,他们都想自己找出来。
再如在讲“小数的性质”这节课中,教师上课的第一句话就说:“你们去过商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一句话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因为买学习用品和他们的生活太贴近了。“文具盒5元, 圆珠笔1元6角,你们会不会写?”让学生动笔写,这样有两种不同的写法:5元,5.00元;1.6元,1.60元。“同样的钱为什么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生动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语言文字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是数学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作为数学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为数学课堂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