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现在可能被很多人忘却,甚至不屑一顾,但我却对它情有独钟。它不仅承载了我的童年梦想,也记录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在我几岁的时候,家里有一台收音机。我每天双手撑在桌上,傻傻的看着这个会“说话”的怪东西发呆,特别是每天下午四点,收音机里会传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的欢快音乐,孙敬修爷爷就把我带到了神奇的童话世界里;进了中学后,我每天一回家更是捧着收音机听着广播做作业,《小茗时间》《王小毛》《流行音乐排行榜》等等,半夜还听者《相伴到黎明》入睡,为此,爸爸妈妈还曾数落了我一番。
一天,收音机突然不响了。我决定把它打开修理,拆是拆开了,却怎么也装不起来。从父亲的眼神中我知道,收音机报废了。直到参加工作以后,我用我的第一份工资为爸爸买了一台收音机。
去年,当我怀孕时,为了给孩子进行胎教,(优美的音乐对胎儿有安抚作用)我还买特地买了一台集收音、录音、CD为一体的收音机,不定时的放儿歌、名曲等给她听。
现在偶尔与人谈及收音机,许多人都认为已经过时。同伴们也经常说,如今有电视、网络、杂志,谁还听收音机啊。我不想改变他们的看法,正如他们无法改变我对收音机的喜爱一样。收音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听节目,这是电视、网络所无法替代的。更重要的是,当时那个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拥有一台收音机不亚于现在拥有笔记本电脑、蓝牙手机般的自豪。
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我的家中已经有了电脑、笔记本、MP4、大屏幕液晶电视等各种各样的电器,但我对收音机的情怀始终难以割舍,因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