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潘福祥教授经常碰到这样的大学生,除了自认为不错的某个想法之外,对商业常识几乎一无所知,就兴冲冲地跑过来:“潘老师,我要创业!”
潘教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创业不是学生想象的那样容易,创业也有巨大的风险!
清华大学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质问:“现在许多学生把创业看得太简单了,以为只要想出一个好点子,吸引到风险投资,就是创业。其实,真正的磨练还在产品上市之后。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辛苦好几年,才能作出一点成绩。成功的花环凭什么轻松戴到在校大学生的头上?”
“创业首先要有一种理想和信念。”潘教授说:“你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你会投入全部的心血吗?你不要只看到成功者的光彩,你看到他们的辛酸了吗?你对商业运作又有多少了解?你知道经受磨难也是人生的一课吗?”
潘教授劝告:“对一般学生来说,你要想清楚,创业并不是区别你成功与否的标志。创业对学习肯定有影响,它的机会成本更高。如果失败了,想回过头去静心读书,未必可能。”
给创业学子泼冷水的不仅仅是潘教授。不少老师认为,目前学生的商业运作知识非常缺乏,可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一旦公开,便毫无秘密可言。这时不断的创新意识、市场拓展能力及管理经验就变得十分重要。
作为本届全国创业大赛的入围者,清华大学的马扬飚对此感触颇深:“理论上我已经明白了商业运作的流程,可真要经营的话,还得靠有实际经验的人。”而潘福祥教授更是自嘲道:“我经商都六七年了,还经常交学费。没跨出校门的学生去创业,那不等于小孩子与老谋深算的人去较量吗?”
教育部学生司综合处的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教育部并没有发文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关于学生休学的规定早就有,但其中没有大学生创办公司的提法。北京市教委学生处一位领导也明确表示,大学生不够成熟,应付社会的能力不强,我们不提倡学生休学进行个人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