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生创业计划书 带给教授新观念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1-13

    正准备去上海参加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业计划大赛决赛的南开大学学生熊鲲,这几天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原因不仅在于他们的“微生物采油”创业计划在天津300多份学生创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决赛资格,更重要的是这份厚厚的由自己及另外4个同学花费几个月时间不断完善而成的创业计划书,让“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持有人南开大学微生物系刘如林教授对这个项目的产业化有了信心。刘如林教授说:“过去我只懂搞研究,对商业运作可以说一窍不通,现在如果有公司想投资这个项目,我会依据这份计划书与他们谈判。”

    作为国内高校惟一一个研究石油微生物的实验室,刘教授带领4位教师于90年代初开始这项研究,1994年开始与天津大港油田合作实验,目前成功筛选出400多种适合不同地层条件的菌种,成功地在两个采油区块进行实验开采。但在我国东部各大油田陆续进入高含水中后开采期的情况下,这样一项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而价格大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果却因各种原因迟迟没能推广。

    “我们都是书生,不懂得市场规律,也不愿参与商业活动,这也是一方面原因。”刘教授坦言。因此当得知熊鲲和他的同学选择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时,刘教授给与了大力支持:“我们希望通过学生的创业设计把这项技术推广出去。”

    过五关斩六将,在一轮轮比赛中,教学科研工作繁忙的刘教授作为虚拟“创业公司”的技术顾问,一丝不苟地审查着各种技术描述和指标。在这个过程中,身为博导的刘教授觉得受益匪浅:“营销战略、财务预算、资本运营,这些东西都是我搞了一辈子研究不曾接触到的,可是这些又是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搞懂的。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熊鲲这样评价自己的“功劳”:“我们觉得这份商业计划书确实影响了教授们的观念。比如开始,我们问老师们想获得多少风险投资时,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自己的成果有多大的市场价值心里没底。我们通过到几大油田搞市场调研,确定了希望获得的风险投资为400万元,另有100万元技术入股的计划。这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据悉,已有一家公司表示有投资愿望,刘教授也决心做一回“商人”,拿着学生的商业计划书去与他们谈判。“谈判时我会让这些学生一同去出谋划策。”刘教授信心十足。

    ■小资料

    微生物采油

    目前采油步骤分为一次、二次和三次采油。利用地下岩石自身压力出油叫一次采油,二次采油是注水产生压力出油,但这两种传统工艺只能开采出原始地质储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出油率较低。各国都迫切需要一种能提高出油率的三次采油技术,目前多采用蒸气采油和添加活性剂的化学采油方法,效果好但成本高,而且经过多年的应用,化学采油对地面和地层造成污染、易使原油中的杂质增多的后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生物采油是一种高效而价廉的三次采油新方法,原理是注入微生物,让微生物以原油为食物,把原油分解为短链的烃类,增加流动性和内部能量,便于开采。

    美国在80年代末对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90年代开始实现商业化。但其高昂的成本影响了国内油田的应用,而国内一些小公司因为没有技术研究作后盾,使用的菌种单一,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