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在我印象中,各级教委从领导到办事员好象除了坐坐办公室,主要的事儿就是想方设法到下面去搞“收发”工作。收发什么?先要说“发”的是什么,这里仅举几例:每学期各科《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啦、《中小学生××××知识读本》啦,《寒假作业》、《暑假作业》啦,各科期末考试卷啦,毕业班各科《复习指导》、《综合训练》、《预选模拟试题》啦(预选乃由他们命题,谁赶忽视?)甚至于教师备课用的笔记本也必须由他们统一印发——他们的文件规定:评职称时只有用他们的本子写的备课笔记才视为有效,谁敢不从?按理说,报刊订阅应是师生自个儿的事,可我们县教委却领导有方,有计划有组织的在我们这样一个贫困县(好象还是国家级的呢,可惜没世界级)各中学进行“发动”,连我们这样一所贫困县的贫困乡村(连续三年受特大洪涝灾害)中学每年都必须拿出将近10000元订阅《初中生必读》这样一种刊物。更叫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打着“统一着装”的旗号,在农民连年受灾的情况下,竟强制性的要求所有农村中小学学生统一订购他们定购的所谓“校服”。发完了,收什么,实在不用明说。所以要我说我们的教委是干什么的,真真也是为了一个“钱”字了得。反正我实在回忆不起教委如何想法设法让我们教师多多受益之类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