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之一是:有多少教师关心和热心教学工作?
在大学中,有多少领导与教师认真思考过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大家关心的是科研,因为只有科研论文才能为你敲开晋升职称的大门,科研项目带给教师的是实利,而教学工作最多不过是多给一点点可怜的工作量及课时费,甚至有些学校还没有利用这点点课时费去调动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大学教师多教课少教课一个样,愿意投入教学工作的能有几人?不真心投入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想什么、做什么?
青年教师的精力投入到了学历上,没有博士学位的从怕将来没有机会晋升转为担心将来会下岗,必须去弄个学位。有了学位的想出国,没有国际经历的将来很难成为学术带头人。中年教师除了担负生活重担,还要想如何搞到科研项目,如何完成科研工作。整日忙个不停。由于文革的原因,各校缺少45-55岁的教师。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是教学科研与管理的骨干,大多不可能拿出很大的力量从事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而老教师能投入一线教学的人就更少了。还有少数教师不学无术,抓钱、炒股或终日无所事事。
总还是有些愿意做好并花了很多力量搞教学工作的教师,其中也不乏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然而这些人的数量不很多。而且他们之中多数人的工作成效不被重视,在有些学校中,一些国家级的优秀教学成果奖不如一篇在洋老板的手下做点科研工作写出的“SCI”等国际三大检索系统的文章(其实这些工作的idear是泮人的,这些人不过是打工仔)。本科教学工作在大学教师的眼中是地位最低的工作。在一些人眼中,那些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为傻瓜,可悲的是这些人中有专家和各级领导。
问题之二是:各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投入有多少?
前些年,国家财力有限,高校教育和科研都得不到基本的经费支持,已到了无法维持的田地,近年来,国家在高校教育方面的投入开始增加,各学校也开始改进了教学设施,然而是杯水车薪,这点钱只能小打小闹地加一些仪器,搞一搞多媒体演示教室,对学生实验课的实验经费投入几无增加。还有少数人行搞教学之名,将 有限的精费投入与教学无直接关系的方面, 以上的问题都是高校教学质量中严重的漏洞。
在高校中,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领导对教学工作的不重视,没有一个科学与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方法,片面抓科研,这种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不解决,高校教学改革就不可能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