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未填报志愿
□万余考生“不服从”调配
本报合肥2月1日电(记者 黄勇 通讯员 吴福银)记者今日从安徽省招生办公室了解到,在今年的春考中,包括全省理科“状元”丁凡(总分651分)在内的近3000考生志愿空白,一万多名考生志愿中填写了“不服从”调配。这一现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
据安徽省招生办公室刘有鹏主任介绍,往年高考招生中考生自愿撤消录取档案的最高比例是20%,志愿空白的现象则极为罕见。而今年春招考生志愿中填写“不服从”的比例高达30%多。在近3000志愿空白的考生中,包括“状元”丁凡在内近2000人志愿表上只填了一个姓名,而其余1000多人干脆志愿表也没交。理科成绩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0人,其中18人志愿空白。文科560分以上考生52人,7人志愿空白。
据了解,在有效的报考志愿中,填报本科院校的占考生总数的90%,专科学校是60%,而填报新高职的只有14%。由于填报“不服从”的考生较多,容易在录取中形成“死档”,填报新高职的比例又偏低,给分数线的划定带来很大麻烦。目前采取的办法是适当降低本科录取控制线,首先确保本科招生计划的完成,同时适当抬高新高职的录取参考线。安徽有关负责人坦言,要完成今年新高职的录取计划,难度很大。
刘有鹏主任分析,造成这种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在秋考中因特殊原因落榜的考生按照同比条件可以被重点大学或名牌大学录取,但因一些名校不参加此次招生,参加此次招生的学校无论是在数量、专业和档次上都与秋季招生的学校相差甚远,多数考生只好“明智地”选择放弃或不服从;二是由于北京的新高职学校不转户口、收费偏高且录取批次放在最后,一些分数不高的考生更愿今年秋季再试一次。
据统计,安徽省今年春考中,文科550分以上的考生有144人,理科580分以上的考生有351人。安徽省招办的有关人士指出,作为招生考试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首次进行的春季高考试点获得了社会的肯定。但像安徽这样生源质量较好但录取率又偏低的省份,在推行二次高考的改革中应注意到春季和秋季招生在录取率和招生学校数量、档次上的大致平衡,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招生工作的效率,不致使投入较大人力、物力的春季高考仅仅成为许多考生的练兵场。
本科控制线文史类522分理工类521分 专科参考线文史类462分理工类470分 新高职参考线文史类420分理工类294分附:安徽2000年春招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