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连日来有关青少年的“教育”、“减负”等话题正热,围绕南京青少年宫被拆,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在全社会都关心教育的情况下,青少年广场的建设和在市中心保留一处青少年科技园的问题上,应该多为青少年着想”。市政建设怎样多为青少年着想,成为此间关注的话题。有关专家还将市政建设列为“青少年下午4点以后哪里去”研究专题的内容之一。
南京市青少年宫地处南京鼓楼区山西路广场附近,邻近“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湖南路。该示范街的创建,给鼓楼区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本着“文明出效益”的思路,该区区委、区政府从1999年开始就设想把青少年宫现址建成一个与湖南路配套的“市民广场”,以满足市民购物之余休闲的需要。
南京已有几处市民广场,却仅有一家市级青少年宫,人们对占用青少年活动基地建“市民广场”颇有争议。今年1月,南京市人民政府领导听取有关各方的意见后,拍板把原先要建的“市民广场”改为“青少年广场”,并在青少年宫保留两座建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此外,还拟在南郊建一座“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争议出现了。一种意见认为,“市民广场”就是“市民广场”,青少年也是市民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定名为“青少年广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既然市政府已明确要建“青少年广场”,就应该体现“青少年广场”的主题和功能,考虑青少年活动的需要。
此外,一些建筑设计专家认为鼓楼区委委托一家设计公司设计的广场图纸,既没有考虑青少年活动的需要,也没有考虑与青少年宫保留建筑的衔接。设计专家打算提出一个既服务青少年活动又对市民开放,既有独立的青少年活动区域又与整个广场融为一体,并与保留建筑配套,满足保留建筑的功能要求,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构想。
至今“青少年广场”的设计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人们注意到,短短的几年间,鼓楼区山西路广场先是树起雕塑,后来放倒雕塑树起金字塔,如今拆了金字塔又在进行新的改造。人们期望,这次“青少年广场”的设计方案既要名副其实,又要比较科学,并“有内涵与情趣”。
争议之二是能否在市中心保留一处青少年科技活动阵地。现有的青少年宫内的科技园,列入被拆范围之中。有关人士认为,青少年科技活动场馆从市中心挪到十多公里外的南郊,对孩子们来说,地点太偏。有关人士呼吁在南郊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同时,把现有的青少年宫科技园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