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安装监视器的目的似乎非常明确且无太多疑义,教室里安装监视器又为了什么呢?最简单的解释是维持课堂纪律以及考场纪律。据有关报道,某班级安装该设备后,连续三个星期拿到了“流动红旗”,班主任因此“扬眉吐气”,可见老师是欢迎这玩艺儿的,它起码给老师带来了某种方便。但学生则不然:有的感觉“每天上课像个犯人”,有的甚至对监视设备故意进行破坏;某班级安装监视器后,课堂纪律出奇地好了,但学习效果却不怎么样,有一半人听写单词不及格……
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教室里安装监视器也有个“价值取向”问题。直观看来,此举主要是为老师监督学生提供便利,但依此断言安装监视器就是为了老师和学校,恐怕老师和学校不会接受,甚至会反诘:改善课堂纪律不正是为了学生么?现实生活中多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悖的现象,例如家庭教育:某些家长采取粗暴方式管教孩子,没有哪个不是为孩子好,但客观上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以及人格发育、智力发育的明显障碍。不能怀疑某些老师和学校安装监视器的初始动机确实是为了学生,但“为”的动机和“为”的效果已经显现出的矛盾发人深省。
近日读到的两篇文章可为此“省”提供借鉴:教育专家杨东平撰文认为,我国缺乏教育民主的概念,许多教师和学校对“尊重学生”这一基本的教师职业准则并没有确认……中国青年报也刊登文章,对班干部全是女生的现象以及“遵守纪律、听话”就是“好孩子”的判断标准提出质疑。这一问题意义重大,因为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陈腐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甚至单位对职工的教育)观念早就在伤害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设置着各种看不见的障碍。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意识、独立人格、创造精神的人才应是教育的要义,要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主要也依赖于年轻一代观念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涉及教育手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三个方面,不知为什么一些地方把“手段”排在第一位,也许这与对“现代化”的误解、曲解有关。任何事首先应解决的都是思想、思路问题,然后才是方法与手段。任何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都应该服从教育现代人的目的。
技术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