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消息使人们想起20多年前那场在同一季节进行的高考。有意味的是,人们对这两次考试的反应有着天壤之别。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许多人谈起1977年春季高考时,依然难抑心中的激动。 一位亲历者这样说:封闭了11年的高考大门重新敞开,人们沸腾了,仿佛在黑暗中一下子看到一个光明的前途。他将其评价为“石破天惊之举”。而对后者,则大多没有感受到像当年那样的震撼和冲击,只是将其看作“招生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开始”,用一篇报道的标题来说,可谓“波澜不惊”。
   从“石破天惊”到“波澜不惊”,我们似乎感受到了社会前进的脚步声。
   这里有教育改革走向自觉的脚步。
   两次春季高考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前者是在十年浩劫刚刚结束的时候。那时高考制度已经中断了相当长的时间。国家猛然从非常状态步入正轨,一方面包括高考制度在内的整个教育体制都面临着拨乱反正,另一方面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的全面启动,人才需求不仅急迫而且量大,所以高考也就迫在眉睫。后者则是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之后。前者是制度的恢复,后者则是制度的改革;前者是社会需求下的被动,后者则是一种自觉。一位教授还这样评价:“这一次春季高考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
   这里有人才培养走向市场的脚步。
   23年前春季高考时,一切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作充分的准备,在这样的前提下,高考的操作者和参与者们是不会从容的。而现在,这样严峻的形势已不复存在。一位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人士,在回答记者“春季高考考生的就业与现行的就业时间相冲突,为何不早作筹划”的提问时说:“我们有经验。”听来轻松简单的几个字,却耐人寻味。“经验”何来?来自有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新的人才观念、人才机制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如今支配人才的不再是“计划”、“指令”、“分配”等名词,而是与“市场”、“商品”、“法制”、“就业”等概念相关的新的规则。我们不妨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这次春季高考试点才没有在相关领域激起更大的波澜。
   这里有社会心理走向成熟的脚步。
   23年前的春天,全国有近600万年轻人走进考场。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场面!23年后的考试却要平静得多。据报道,北京参加春季高考的有1100人左右,计划招生名额为755人,安徽的报名人数也比预 料的少一半;鉴于此,北京招生计划将在录取时有可能部分调剂。这种反差的背后,透出一股新的信息:在某些地区,高考还会被看作“独木桥”吗?虽然有迹象表明,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高考依然会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许多人眼中,高考的内涵正在扩大,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而仅仅被看作成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人才培养方式的社会化、多样化,就业渠道的大大拓宽,也使人们对高考的认知有了新的视角。
   波澜不惊,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