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现代家庭沟通成为大问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3-16

  据一研究青少年问题的机构调查显示:在城市,80.8%的受访独生子女认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同班同学,而不是父母。是什么妨碍了两代人交朋友,记者通过采访家长、孩子以及教育专家得出结论:不能良好沟通,是家庭教育的一块绊脚石。

  家长训斥:头发染得那么黄,真恶心

  孩子抱怨:我喜欢的,他们一点儿也看不上眼

  结果:逆反心理是不愿倾诉的症结所在,说起沟通难,大多数家长都会伤脑筋

  一位家长打电话反映:孩子跟我们说真心话的时间太少了,我们很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时就会背着他悄悄看几眼他写的日记。日记上也没写什么秘密,可我总觉得他心里装着事儿。

  瞧这个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疑心多重。本就不该看的日记,看过后还觉得不过瘾。专家指出:疑心过重是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记者问起一位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和父母说心里话,孩子说:“我在自己的屋里贴了张球星的照片,我妈进屋后就说,你整天看这些有什么用,头发染得那么黄,真恶心。我喜欢什么,我妈根本不懂。”

  由于年龄差的存在,带来两代人的生理差异、心理差异、生活经历的差异、思维模式的差异等等。显而易见,语言伤害也容易破坏感情,造成逆反心理。从小看着电视吃着麦当劳长大的一代与他们在“广阔天地”中练就一颗红心的父母在认识问题上必有出入。

  三种家庭类型民主型最容易搭建沟通桥梁

  研究教育的专家都有这样的看法:家庭类型不同,教育子女的方式也就各异,教育效果因此有明显差别。

  独裁型:父母往往设定较严格的限制让孩子遵守,反对他们发展自己观点,孩子多数不快乐,对自己评价很低,缺乏自信。

  纵容型:一味接受孩子要求或表现,对他们的不服从束手无策,相信“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差,精神脆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民主型:主动沟通、比较平等。孩子多表现出自信、独立、坚定、适应性强、受人欢迎的高情商特征。

  其实,民主型家庭在北京占的比例并不小。首师大高教研究室关于《不同家庭类型对子女人格教育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北京有超过50%的家庭属于民主型。但在教育内容上家长多注重孩子在社会关系上的引导,有近2/3的家长忽视和孩子的情感沟通。

  专家观点:遇到冲突,不妨让孩子在尝试中求证结果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赵忠心所长认为:其一是家长过分唠叨容易激化矛盾和独生子女的“中心意识”很强;其二是信息时代使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多,家长的权威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削弱。

  对于调查结果的“80.8%”,赵忠心所长感到这并不意外,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进入一个“摆脱大人”的心理较强时期,这是用年龄因素决定的,家长应以平和的语气、商量的姿态别唠叨,少评价,以及有差异应保留的态度帮助孩子度过“心理断乳”时期。专家分析: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孩子获取新知的途径越来越广,家长难以再做教师身份,有时也会因此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益健康的时尚游戏,家长不妨也多参加点,这样也便于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如果孩子对家长提的意见暂时不能接受,只要合情且不危险,不妨让孩子大胆试一试,这样的教育效果有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