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孩子安全、健康、一生幸福。但同时我也十分清楚,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消极影响。我的女儿应该是一只小鹰,她起飞的越早越会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中保持不败。如果总把她护在我的翅膀底下,她不会经历风雨,不会被折断翅膀,但待她长大,你会发现,怎么看她都不像一只鹰,而更像一只鸡。
是鹰就要教她翱翔。在经过一段带着女儿坐公共汽车上下学之后,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开始独自往返。从家到学校单程5公里,四年中无论刮风下雨,她很少迟到。从她上初中起,我就不再提供叫醒服务,她每天自己起床,自己吃早饭,然后去上学。长期的锻炼,使孩子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不用督促,成绩一直也不错。高考前,她独自去北京大学参加艺术特长生考试,正赶天降鹅毛。我女儿被第一个叫到名字。考试中琴弦断了,老师让她换好弦再考。孩子没带备用弦,向其他考生借没借到。这孩子硬是在这样一个大雪天,拖着一把大提琴,在陌生的中关村,买到了大提琴弦。待她换好琴弦,重又一边练琴一边在考场外等候时,考生已经走光了。老师听到琴声出来,一看是她,重又让她走进考场。事后老师对我说:“当天来参加考试的学生几乎都有家长陪同,你女儿是我遇到的惟一没有家长陪同的考生。你的女儿有很强的能力,我们喜欢这样的学生。”在我女儿被录取后我想,与她一起参加角逐的孩子,技艺和水平很可能不相上下,但学校最终挑中我女儿,很可能是看中了她的能力。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认为做父母的应该首先解决自身的问题,这就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不能设身处地的替孩子着想。今天我们的这个社会不是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组成的吗?我们自己不是也很普通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孩子的普通?孩子的快乐和健康应该比什么都宝贵。在学习上,我从不给孩子加码,她能完成老师的作业足矣,我甚至拒绝完成老师给家长留的作业,我认为老师这样做没道理。每天让家长给孩子默写生字,听孩子背诵课文,给孩子出计算题,还得给她计时。老师给我留的这些作业,除了家长签字,我都让女儿替我完成。开始时,因为妈妈不配合,女儿很为难,久而久之,她也习惯了,不跟我说了,她如何去应付老师我也不问。
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她愁眉苦脸地对我说,老师让她根据自己成绩在班里的排名计算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区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说这样一算,她可能上本科都悬。我马上说:“我的女儿百里挑一。”女儿不解。我也算了一笔账:初中毕业时全市近14万人参加中考,只有3万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点中学的只有几千人,我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保持在班级人数前三分之一内,这样算下来不是百里挑一吗?孩子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脸上绽开笑容,扑上来搂着我:“妈妈,你的账跟老师的账不一样。”
我们的孩子已经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做父母的真正爱孩子的做法应该是在她承受压力时适时的给她减压,帮助她放松。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要首先自己放松,咱自己不是龙,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成龙,大人孩子终日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如何去享受生活的乐趣?得不偿失。
总之,注意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潜能,正确地评价孩子,不向孩子施压,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