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2岁大专生的奇闻引起了教育界专家的关注。由于丁磊的行为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日前他又重新回到中学课堂,接受久违的学校教育。
日前,上海媒体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12岁就通过高等自学考试(专科)的上海男孩丁磊坐进了上海飞虹中学的课堂,这是他时隔3年之后重新接受《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那么丁磊经过的是怎样一条特殊的求学之路呢?
小学生上夜大
丁磊从4岁开始跟父亲丁龙兴自学英语,《走遍美国》是他的入门教材。那时候,父亲时常要外出几个月,临行前,他让丁磊自己看《走遍美国》,先培养语感。但回到家时,他惊讶地发现,丁磊已经认识英语单词了。原来,丁磊自己按照录像带上的发音和书上的单词,竟然一个个对上了号。
1995年,上小学二年级的丁磊通过自学拿到了上海市通用英语考试的初级证书,当时就成了获得这种证书的年龄最小的一个。
但父亲丁龙兴认为这张证书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用处,“要拿就拿一张有用的证书。”这个念头改变了丁磊全部的生活。从那天开始,这个刚刚比讲台高出一点、按常规应该念小学二年级的9岁小男孩,就出现在各种自学考试的夜大辅导班。他同学的年龄都比他大出一两倍,有许多还是爸爸的同龄人。渐渐的,丁磊到学校去上课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多数时间他是在家和夜大学习。
今年1月初,丁磊终于如愿以偿地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后一门学科的考试。这样,今年3月份他就拿到学校颁发的大专文凭了。
那么,小丁磊的成长除了像海绵吸水一样地汲取知识,又经过怎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逼子提早成熟
“不管是学业、事业,还是性格、婚姻,我都希望他能比别人提早 5到10年成熟,不要像我那样走那么多弯路。”丁磊的父亲丁龙兴一直坚持这样的想法。
“我从小就非常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我在一条有几十个人的船上当了3年报务员,但只叫得出船长一个人的名字。这种不善于和人交往的弊病,在我30岁回到陆地、回到人群中以后特别明显地体现出来。所以我要从丁磊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独立、大胆,敢于和人交往的个性。”
7岁的时候,丁磊参加的武术队组织到森林公园去活动。丁龙兴认为只要孩子身边有大人,就免不了会产生依赖感。为了让丁磊遇事都自己解决,他让儿子把路线背熟,带上地图,一个人从提篮桥骑自行车去森林公园。
丁磊不知道,爸爸其实一直远远地跟在后面。当他骑着自行车走过森林公园的大门而浑然不知的时候,丁龙兴在后面干着急,却没有叫住他,等着他自己再转回来。等丁磊兜了个大圈子再回到森林公园门口,他看到几个师兄弟都由家长陪着正等在那里,委屈得大哭起来。
去年举行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时,丁磊也想报名参加,但吃不准组委会会不会接受一个11岁孩子的报名。丁龙兴找到了组织这次活动的梦想家乐园网络公司的地址,让丁磊自己骑着自行车到虹梅路去报名。
丁家比较挤,于是丁龙兴常让丁磊带个小板凳和一瓶水,白天到街心花园去看书,晚上到人来人往的华联超市门口去看。这也许更是为了锻炼丁磊的意志力。
为了让丁磊多和别人来往,丁龙兴的方法有时甚至有些不近情理。 10岁时,丁磊的英语、计算机都已经有一定的水平。为了让他有个锻炼的机会,也为了让他敢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丁龙兴从电话号码簿上随便选了一家电脑公司,让丁磊直接到这家公司去毛遂自荐:每个星期去打半天义务工。
“我对他说,你被人家拒绝是正常的,但是你不能放弃,如果你坚持努力,争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总会成功的。”
本来就不愿意和陌生人来往的丁磊硬着头皮进了这家公司的门,自我介绍说,我是学计算机的,英语很好,想到你们这里工作。他三次登门三次遭拒,实在惹烦了那家公司的经理,结果他被当作捣乱的小孩,被强行推了出来。
爸爸一再给丁磊打气:坚持,再试试看。但丁磊在一天之内七进七出那家公司的大门。之后,两个人都觉得再坚持下去只能是浪费时间,于是另外换了一家公司并义务为他们做了几个月。
为了练好英语口语,丁龙兴在儿子6岁时就带他到人民公园的英语角。“丁磊胆子小,一跟陌生人说话就害怕,刚开始的时候,是去十次,哭九次。每次都是我一再地鼓励他去和别人开口讲话。随着他的英语越来越好,胆子也越来越大了。他选择的讲话对象从同龄人到大学生,再到成年人,现在他已经不去英语角了,而是直接到外滩去找外国人说话。”
虽然丁磊被外国人当小乞丐而遭到拒绝的时候很多,但只要遇到愿意和他说话的人,他能一说就是一两个小时。丁磊由此练成了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听力也非常好。据丁磊自己说,VOA能听懂八九成。
记者问丁龙兴,孩子本来就内向,不愿意和人来往,你这样逼他,不怕他产生逆反情绪或者心理障碍吗?
面对记者的这些问题,丁龙兴说,“我也知道这样挺为难他的,但我始终认为,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我自己做许多事就是因为没有坚持才导致失败的。在学校里,外向的孩子很容易和别人相处,但丁磊生来就很内向,在一个班级里就算呆上几年,也不一定能交到几个朋友。我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因为我不想让曾经导致我失败的那些因素再出现在他身上。”
好成绩哪里来
丁磊的父亲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智力超常,“别人都把丁磊当作小神童,以为他智力超常。我没给他测过智商,就算测了,也绝对不会高,顶多是中等偏上一点点的水平。”
面前的这个少年大学生的确看不出早慧的样子,如果在一群孩子中,你不会觉得他有什么超人的地方,很朴素的衣着,眼睛里没有闪出灼人的智慧之光。
丁磊取得大专文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刚刚参加自学考试的头两年,一门功课都没有及格。经过了两年的反复学习之后,才一门一门考过关的。
丁磊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看似神奇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他父亲特殊的教育方法。在小学阶段,其他同学一学期里才读完的书,他要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学完并通过考试。丁磊的小学老师丁佳楣说:“他的自学能力、理解和提问的能力都明显比别的孩子强,善于发掘深层次的东西,这和自学考试对他的锻炼肯定是分不开的。”
当然,毋庸讳言,把其他人学很多门功课的时间、精力用来只学有限的几门课程,这也是丁磊提早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另外,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丁磊还特别有毅力,这和他父亲对他从小的性格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
重新返回课堂
虽然丁磊12岁获得了大专文凭,然而,按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孩子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丁磊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却依然面临着难以初中毕业的窘境。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等部门本着为丁磊的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耐心地劝说丁磊回到学校,或者至少是应该先拿到初、高中毕业证书。
开始,一直有些超常想法的丁磊父亲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丁磊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大学本科文凭,他相信按照自己的培养方法丁磊可以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早成材。但最后由于飞虹中学的校长亲自上门做他的工作,他终于同意让丁磊重返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