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理想”的空间有多大?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4-17

    前一阶段,国家教育部对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哈尔滨市的1000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当中,在“我的理想”的16个选项中,教师、作家、科学家、外企员工等14个选项都有不少支持者,而工人、农民一栏的选票为零。

    对此,故事片《我的父亲母亲》的编剧、哈尔滨市文联作家鲍十认为,独生子女的成材观念受多方面影响,但主要是家长的影响。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被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虽然我们常放在嘴上,但有几个家长真正用它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如果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太大,无疑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小时候也没想当个什么“家”的,只想当个汽车司机,因为在我眼中,司机的工作实在是太神秘了。后来我毕业后回家务农,也没想当作家,只是比较喜欢写作,一点点儿写,后来一步步地就走过来了。一个人得有理想作支撑,但要看是否切合自己的实际。其实“理想”的空间相当大,因为生活本身是个寻找机会的过程。心态放平和了,不断地努力,人生就会很充实。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光靠课堂教育还不行,而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舆论氛围,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