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联系卡》主要登记有学生所在班级、姓名、家长姓名、学生地址、班主任填写的“学生特点”、学习、品行等“努力方向”及由家长填写的“在家表现”、“建议”等内容。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永智介绍说:“学校建立《家庭学校联系卡》,是进一步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讲话精神所采取的一项措施。今年学校在落实减负同时,坚持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的原则,减负不减质,努力强化师资力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一些成效。为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又先后组织学生参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保尔精神的专题讨论,学生课外文学、新闻专题讲座等多种有利学生素质提高的活动,受到中学生们的欢迎。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只占日常活动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更多的时间主要在家里活动。为加强学校、家庭的密切沟通,我们在过去设立的家长学校基础上,又建立了家庭学校联系卡制。”
这张《家庭学校联系卡》,赢得了家长的广泛支持和好评。高一·2班学生姚红的家长在建议中说:“这种联系卡的方式很好,对孩子在校和在家表现都能及时了解,有利于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还有家长说“希望老师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使他们健康成长!”“希望今后多联系,多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学习,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但是,在300多张联系卡上,像这样希望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帮助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建议”,占不到十分之一。而绝大多数家长在对学校和老师的建议中,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育培养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希望老师帮助他们的孩子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多讲一些课外参考教材、多听英语带等。有的家长“建议”和当前的减负精神存在明显冲突。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如是说:“建议利用双休日给孩子补习,责任我们家长担……希望学校多布置作业。”有位家长的建议只有6个字:“多做题,多考试”。有位高一学生的家长说:“机遇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因此我们家长建议:减负不能光减不加,要给学生补课,提高学习成绩。”有的还希望孩子“作出一些兴趣、爱好上的牺牲,争取考上好学校”等等。从这些占有很大比例的家长建议中,老师们强烈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学习成绩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和很高期望,而在思想、品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却很少提出要求或建议。
在众家长“孩子诚可爱,分数价更高。若为上大学,其他皆可抛”的高期望压力下,学生的心态如何?记者在学校政教处设立的“悄悄话”信箱中,抽阅了近百张最近由学生递交的“悄悄话”留言条,其中有95%以上学生反映的是“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考不好,我怎么办?”“父母要求高,我担心学不好,心里很害怕!”等等“心灵呐喊”。据学校近日进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知,大多数学生仍感学习负担很重,并由此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
尽管学校对这些来自家长的“真诚建议”,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并尽量尊重家长意见,担负起教育者的重任。但是,面对家长对孩子过度重压和期望老师把孩子都送入大学的过度依赖,不少中学教师已不堪重负,亦为这家长教育责任的忽视和与学校教育的脱离而深感担忧。主管全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副校长王敏学颇为感慨地说:“学校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阵地,但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文化教育环境、家长的品行和做人等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更不可忽视。但从这些家长建议看,家长如何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如何配合学校减轻孩子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如何以自身的良好言行,正确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误区。有的家长不重视或放弃家庭教育的义务,而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托付给学校和老师,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在努力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竭诚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希望学生家长时修正家庭教育的误区,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担负起育人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