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鱼类、鸟类等在内的脊椎动物是目前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群,它起源于何时、最早的祖先是什么,一直是科学家所关注的课题。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的生物教科书几乎都认为现存的文昌鱼是脊椎动物的祖先。
去年12月2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黄迪颖以及台湾清华大学李家维合作完成的论文,报道了来自云南昆明海口5.3亿年前的原始脊椎动物化石,他们将这一远古时期的鱼形化石命名为海口虫。
这种大小只有3厘米的动物保存了眼、腺体、心脏、血管、脊索、肠道、生殖腺等大量解剖学构造。不可思议的是,海口虫保存了神经索及前端膨大的脑,这一膨大的脑呈现明显的三分。
陈均远说,这些十分惊人的完好化石,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远祖的“肖像”,将改写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历史。这一发现被一些国外科学家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的一项惊人成就”。
最近几个月,经过进一步研究,陈均远等人发现,海口虫和文昌鱼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更多的特征,如端脑、原脊椎、侧眼、软骨化的鳃弓和矿化的咽齿等,显示出海口虫可能是一种原始的脊椎动物。
陈均远说,神经脊是只在脊椎动物胚胎期出现的一种组织,有人把它解释为脊椎动物所特有的胚层组织,或称为第四胚层。海口虫软骨化的鳃弓、矿化的咽齿等神经脊派生物的发现,证明其已实现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的飞跃。他推测,海口虫存在脊椎动物的另一重要特征——内咽肌。
根据以上特点,科学家认为,海口虫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一种理论:脊椎动物起源于文昌鱼状祖先,脊椎动物的演化在5.3亿年前就已拉开序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