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卢勤始料未及的是,她在南宁为新书《做人与做事——我和爸 爸妈妈共同的话题》的签名售书活动,一度出现了家长和孩子争相购 买的火爆场面。
《做人与做事》,原是《中国少年报》的一个专栏,作者为卢勤。 在《做人与做事——我和爸爸妈妈共同的话题》一书中,她选择了 10个话题,撰写了20篇文章。文章涉及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心态、责 任感、爱心、意志力等。每一话题,分别写给父母、孩子,由接力出 版社正式出版。因此,这是一本要由父母和孩子共同来读的书。
普普通通的书名,缘何一下子把家长和孩子的心都抓住了?一位 家长在一口气把书读完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减负后,父母在家里 与孩子相处的机会也多了,于是,要面对成长中孩子的种种困惑,与 他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使父母亲的自我教育越来越重 要。一位孩子告诉记者,“早就该有这样的书教育我们的父母‘怎样 教育我们’了”。他还说,父母要教育我们,先要教育好自己,要以 自己的道德行为说服我们。
接力出版社社长李元君之所以很快与作者卢勤达成共识,推出 《做人与做事》这本书,是因为发生在教育中的一连串事例引起她本 人对教育问题的沉重思考。她深深地认识到,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不只在于学生课业和精神的重负,还在于道德情感教育的缺失。减负 为孩子腾出了时间和空间,要使他们的心灵自由健康地飞翔,全社会 责无旁贷要做更多的事。她表示,接力出版社以出版《做人与做事》 这本书,作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的一个实际举措。
接力出版社的行动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南宁市教委 副主任夏建军说,要通过减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努力使学生 品学兼优,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否则,减负将无实际意义。教育在 向前发展,以前教育完全靠学校来承担的做法已成为历史,惟有学生、 家长、学校、社会合力参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减负的核心在哪里?决不仅仅是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就完事, 思想品德的教育决定着减负的成败。”南宁市天桃中学副校长梁曼秋 向记者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她认为,早期思想、品德以及情感的培 养,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尤为重要。课业 负担减了,思想道德教育不但不能减弱,还要进一步加强,要让孩子 学会爱并传播爱,心里充满快乐并给他人快乐,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 长,学习才会有内在的动力。
然而,卢勤日前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耐人寻 味,发人深思。当她问在场的数百名小听众是否快乐时,一半以上的 孩子举手表示“不快乐!”当她又问在场听演讲的爸爸妈妈:“爸爸 妈妈们快乐吗?”大家同声回答说:“不快乐!”
不快乐,是因为学生的分数已经成为“家庭的主旋律”,于是, 孩子的成长缺少了宽松和谐的空间,做自己快乐的事成了他们可望而 不可即的理想。家长以高期望设计孩子未来而产生的超常心、虚荣心、 惧怕心代替了正常心、责任心、保护心,由此,家长和孩子心灵平添 了阻隔,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为什么社会上电子游戏室吸引去那么多的孩子,让孩子着迷甚至 于迷途难返?从教育者角度反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长期以 来,从学校到家庭过分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和开发,却忽视了如何使 孩子身心健康,淡漠了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求。孩子在课业压力下, 没有快乐感,缺少良好的心态,继而转向电子游戏的虚幻世界寻找成 就感。南宁市天桃学校初二学生陈彦虎告诉记者说,我们并不天生就 喜欢玩电子游戏,游戏厅里又黑又暗的环境并不讨人喜欢,但电子游 戏强大的网络功能所具有的魅力确实比枯燥的作业和说教强许多。我 们希望家庭和社会为我们提供好的文化娱乐环境。
令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林子瑜老师欣慰的是,像《做人与做事》这 类的书,涉及的都是孩子平时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属于心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书从内容到形式贴近家长,贴近孩子,可读性强。她希望, 能有更多好的精品课外读物,把孩子从游戏室里吸引出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基于一 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少年儿童出版事业的执著追求,李元君表示,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版人,他们将责无旁贷地出版更多更好的优秀 读物,培养孩子的好品性,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