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考一次大学 十麻袋小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6-13

     中国青年报近期相继刊登的《高考报名收费岂能乱来》、《借高考搭车收费有令难止》、《信誓旦旦有错就改出尔反尔还是收钱》文章,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尤其是基层群众,对借高考之机乱收费的行为深恶痛绝。

      湖南省华容县一学生反映:我县因为只有县城一个考点,所以全县的学生都必须到县城参加高考。因多数学生离县城较远,高考时只能在县里吃住。这样,在报名收费时,就出现了两次收费,一次收的是高考报名费,一次收的是高考时的食宿费,两次共交500元。有同学问班主任,这些钱都包括哪些项目?各项收费多少?老师说:只负责传达领导精神,有问题找领导。问学校领导,领导对学生的问题不回答,甚至还说:“你交不交费?不交就回去!”难道我们连起码的知情权也没有吗?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一名高三学生来信说:我校高考报名收费已经结束,每人交费300元。当时我们谁都没在意,大家都是300元。昨天我突然在一本《招生杂志》上看到,上面的文件明文规定每科考费25元(5科125元),准考证费10元,总共135元。这时,我们才知道被学校多收了165元。要知道,我们好多学生的家长工资并不高,有些学生的家长还下岗没工作。学校如此违反规定乱收费,到底想干什么?

      河南一些高三学生说:我们大都来自农村,靠父母种地供我们上学。由于贫困,我们从来不敢乱花费,用最低的钱来维持生活,有些同学平时就靠茶水和馒头充饥。自这学期以来,我们共交各种费用570元,有些学生因交不起钱而被迫退学。为高考报名,我们千方百计凑钱,但有的同学还是因凑不足钱而放弃了高考,这太不公平了!

      他们说:在我们这里,一斤小麦才卖3毛多钱,250元的报考费需我们的父母卖掉十麻袋小麦啊!今年旱情严重,浇地频繁,浇一次地卖一次粮食,现在我们都不敢向家长张口要钱了。

      一些同学在信中说:借机搭车收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还只是表面的,而在收钱的背后,留给我们的却是“无官不贪”的坏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