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家长的难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5-05

牛奶

  孩子从不喝牛奶,因为她吃母奶长大的。但她爱喝酸奶,每天两杯。可是上了小学后,学校规定每个孩子必须订一份牛奶,每天11元钱。开始,孩子跟我商量:“我不喝牛奶,能不能不订?”虽然我对学校要求每个孩子订牛奶不以为然,但我也认为牛奶有营养,喝了对身体有好处,就没同意她。谁知一个星期下来,孩子的书包竟藏着5袋没喝的牛奶。有的已变黑了。我问孩子:“班上有没有人不订牛奶?”孩子说有一个人,因为她父母都下岗,但总挨老师的批评。我不想孩子挨批评,就硬着头皮让她订,牛奶拿回来我喝。可是,不知是牛奶里放糖太多还是加水太多,学校拿回来的牛奶真是喝不下去。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我让她不要拿牛奶,或干脆谁想喝就送给谁喝。孩子说:“老师不让。”而我们在家里订的牛奶,每天1袋只8角钱,酸奶一杯才1元钱。从此以后我就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拿出每天的牛奶,然后丢进垃圾桶里。

  现在的电视、报纸上天天在讲关于给孩子加强营养的问题,且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学校用的豆奶机,会不会有一天学校又要让孩子喝豆奶呢?

做卫生

  现在孩子的作业真是多,每天要做到晚上10点多以后。昨天晚上就是11点才睡的觉。因此,孩子今天早上又起来晚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已是720了,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今天又要迟到了。昨天迟到了就被老师罚今天做清洁的。如果今天迟到了,就要做一个星期的清洁。怎么办呢?”哭得伤心极了,如丧考妣。

  她一边哭,一边行动还很快:穿衣、洗漱。我连衣服也来不及穿,先帮她梳头。为了不耽误时间,孩子什么也没吃,背着书包就往学校赶。

  本来参加学校的清洁劳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好方法,这样被老师用来作惩罚学生的手段,会不会给孩子们造成劳动并不是个光荣的事,而是个很丢人的事的印象呢?

运动会

  一天早上,孩子跟我要钱,说要买彩带。我问她干什么用,她说她被选为运动会仪仗队队员,要准备彩带。

  “学校为什么不准备好?”

  “不知道。老师说要在学校的小卖部买。”

  “简直是岂有此理。”

  当然,这句话我没当着孩子的面讲出来。学校很会想办法,每当有什么活动,都是从孩子们身上想主意。前年的香港回归,为了在学校挂满五颜六色的花朵,就让每个孩子买一卷皱纹纸做成大小一致的花送到学校。至于练习本什么的,明明是课堂的作业,却要孩子买本子,说是新本子没到。可是,等买了本子还没写几个字,又要换一个新的。有时候批评孩子太浪费了,孩子们根本不服气。

春游

  每个学期组织孩子们出去玩一玩是可以的。可是,一个学期搞三四次恐怕就要考虑考虑了。去年,刚开学时,学校就组织一次到某公园去看冰灯。每个孩子交了25元钱。可孩子回来说,进去后什么也没玩,因为老师戴着眼镜,一进到里面就什么也看不见,然后就出来了,真没意思。

  又过了一个月,学校组织去看一个什么动物表演,又让孩子交钱。还规定,表现不好的孩子不能去。那些被选上的孩子自然很高兴。我问孩子:“你们班有几个人没去?”她说就一个人,因为她这次小测验没考好。

  又过了没多久,学校又组织同学们看电影、看话剧、看歌舞表演。家长们聚在一起便说,这个学校真把咱们当成摇钱树了,只要没钱,摇摇孩子们,钱就“扑哧扑哧”往下掉,多省事。

签字

  教委规定,学校的每一项收费必须记载下来,而且要有家长的签字,便于检查。开学的时候,学校挂出的收费表一目了然,的确没有乱收费。可是等你拿着钱去就不行了。因为除了书费、杂费、托管费以外,还要交保险费、兴趣班费、牛奶费。当然,老师还是很诚恳地说,这些费用都是自愿交的。当然,这是不写在收费本上的。

  不管你喝不喝牛奶,费是要交的;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什么是托管,费也是要交的。至于兴趣班,不管你的孩子有没有兴趣,虽然还是学校的那些老师教,但用的是星期六、星期日,所以你得交钱。

(喻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