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文明的家庭教育可使青少年的身心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而简单、粗暴、不文明的家庭教育,又可使青少年产生不良的行为。因而,家庭教育与中学生不良行为息息相关。这一现象,在正处于成熟期的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
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有的学生家长,如果偶尔有事要到学校找自己的子女,即使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也既不敲门,不跟老师打招呼,而是直接冲进教室找自己的子女,然后扬长而去,使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其他学生目瞪口呆。由于受自己父母行为的影响,往往对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对教育自己的同学,也常常是脏话连篇。2.厌学行为。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一些家庭都向自己的子女灌输“读书无用”论。他们认为:学校办学条件差,学不到什么知识,即使读书上了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一个分配难、就业难的问题,既然如此,不如使孩子早点外出打工挣钱。于是,这种家庭教育下的中学生,往往厌学,甚至辍学。
3.赌博的行为。每逢双休、节假日,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总有一些家长聚在一起玩麻将、甩扑克,有时还来点“刺激”,而这些场面全然不会避开正在家中的子女有时遇上家长们“三缺一”时还可能叫子女凑个“角”。于是,家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使得某些中学生也在学校里摆开了“战场”。从一毛两毛的“小来来”到五元十元的“豪赌”,从玩麻将到甩扑克“扳点子”、“压花”不一而足,花样翻新。
孩子们肩负祖国的希望,教育承载着我们的明天。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步,责任重大。我们的家庭教育应是:一方面反对对孩子的只养不教,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管教过严,努力塑造好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潘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