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低龄化绝非危言耸听
1995年9月,香港连续发生两起“精英班”学生跳楼自杀案件。其 中年仅10岁的健仔是从18楼跳下,当场死亡;
1996年6月,河北省鸡泽县一小学五年级男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 服农药自杀;
1998年3月,辽宁省铁法市一高二女生,因学习成绩下降跳楼自杀;
1998年6月,吉林省长春市一初三女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 提并论”卧轨自杀;
1999年6月,湖北省鄂州市一初二女生因外语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 批评跳楼自杀;
1999年8月,吉林省一女生因家庭贫困产生自卑心理卧轨自杀;
2000年2月,云南昆明一初二男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 服农药自杀;
2000年3月,广东省顺德市杏坛镇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 上吊自杀;
2000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某初三学生因考试成绩,从21层楼上跳 下……
以上个案中,自杀者年龄大的16、17岁,小的仅10岁。让人惋惜 其小小年纪放弃生命的同时,不由得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会自杀?我 们的教育少了什么?如何预防自杀的低龄化倾向?
孩子为什么会自杀
要探讨孩子自杀的原因,一位资深教师提出,首先要从成人身上 找原因,而成人包括孩子的教师、家长,家长是最重要的原因。
过高的期望可能成为无形杀手。
在世纪交替的时刻,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念 观念、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与旧的交替撞击中,由于社 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升学、就业等客观压力的存在,父母望子成龙的 心态也发展到极点。每个孩子的父母早早为孩子勾画出上重点、读大 学、出国留学的美好蓝图,无形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成了评价孩 子的惟一标准。
在某区重点中学读初二的刘萍是学校里颇有名气的“小作家”。 她在小学就获得过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三等奖,进了中学后,学习更 是努力,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但刘萍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觉得生 命是一个怪圈,至少对我如此。我活着似乎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 升学,升学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参加新一轮考试的资格……
刘萍在采访中告诉我们,她经常感到紧张、惶恐、害怕自己的成 绩降下来。这种情形从初中一年级就有。万一考砸了,我该怎么办? 刘萍时常被这个问号逼得抑郁、惶惑。
学业负担沉重、父母过高的期望不仅使孩子失去了求学的乐趣, 还给孩子心理上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早在1993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 学家布鲁斯·麦艾温就专门研究过压力与疾病的关系,并指出:过重 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肠胃不适,可能伤害到大脑甚至损及记忆。更为严 重的是会使人心理崩溃,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寻求解脱。
当孩子为父母的高期望备感压力时,很少有家长能从孩子的心理 上给以关注。一位初中生的母亲本身就是搞教育的,但是她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有时她刚刚劝导学生的家长不要逼孩子太甚,回到家里却 要告诫自己的儿子:惟有努力学习,否则别无出路。
试想,当家长无时无刻不念叨着学习不好没有出路时,潜移默化 中孩子便形成“学习不好没活路”的想法。一旦发生变故,后果不堪 设想。前面提到的自杀者中,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因学业的不理想才付 出生命的代价。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以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作为人生的理想呢?很 多家长表示:这都是为让孩子有出息、比父母生活得好。确实,在这 个社会转轨的特定时期,人们大都有一种浮躁情绪。似乎只有做大款、 当老板才是人生的成功,而像张秉贵、石传祥这样的行业状元早已不 再是人生追求的典范。也正因此,家长才会在爱的旗帜下,对孩子施 以重压。
雨果说过:苛求等于毁灭。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家长的切忌一味 高标准、严要求,而应从自己做起,多一点平常心,进而使孩子能正 确面对学习上的挫折与失败。
自我为中心——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
2000年3月3日,广东省顺德一初三男生因游戏机被父亲藏起来, 便抑郁寡欢,虽经母亲劝解,却仍在当晚上吊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 “我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留恋,但你们把我逼上绝路。”
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仅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这点琐事,便认定 “你们把我逼上了绝路”,究其根源,应该说是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
著名德育教育专家、广东师范学院教授刘树谦指出:当代青少年 普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凡事以我为价值取向,从而忽视甚至无 视他人的利益和感受。
在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今天,家长们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提供了优 越的生活条件,却忽视了正常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由于“四 二一”家庭结构的增多,孩子得到的是来自两代人的几近完美的照顾。 由于从小在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的价值 取向。一事当前,“我只要高兴就好”。于是养成了说一不二、我行 我素,习惯于旁人众星捧月的习惯。生活中稍遇挫折(比如受到师长 的批评、某个要求未被满足、某件事情未能达到理想目标),便会产 生失意、孤寂、烦躁、抑郁等情绪,进而造成行为上的失控。心理学 家早就指出,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向、抑郁的孩子。对此,我 们的家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培养健康心理预防悲剧的发生
由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增多,精神卫生专家、社会学家、教育学 家联合发出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预防尤其是青少年自杀。
如何才能防止青少年自杀呢?一位心理学专家说:消极情感产生 于消极行为之前,与其忙碌不停地处理消极行为,不如重视引起消极 行为的情感原因,防患于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作为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在重视孩子的品德、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上,负有重要 的责任。
具体说来,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培养,着 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孩子认识到:第一只有一个,人生难免失 意。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奋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奋斗的结果。一位 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学生告诉我,几年前,他中考失利,进了一所普通 高中。那时一贯是学习尖子的他“死的心都有了”,他父母没有责备 他,父亲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努力了就好”;母亲劝他“人生不 全是如意。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结果他很快稳定了情绪,加 倍努力地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说,父母当年的告诫,不 仅使他当年顺利走出了低谷,而且足可以让他受益一生。
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需要为人父母者较 高的综合素质和现代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及时发现孩子 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疾病,如偏执人格、孤独症、抑郁症等,并针对孩 子的情况给以积极的健康的引导,从而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偏差。
日前,北京的中小学校园里一度流行一本《死亡日记》。这是一 位小学生自杀前留给世界的最后痕迹。为什么要看这种读物?学生的 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图新鲜猎奇的;有说赶时髦,大家都看我也看 的;有的说从中寻找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因为小作者在日记中写 到的,可能是我们正切身感受的。孩子开始关注生与死的问题,这是 一个颇值得家长重视的现象。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以生 硬的作法对待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生疑惑。
当笔者提出:“家长是否同意看这本书”时,几乎所有被问到的 孩子都以摇头作答。看都不允许,讨论就更不可能了。孩子的说法是, 大人要听说你看这种书,准说你“不学好”。然而中国健康教育研究 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一位热线咨询员指出:如果发现孩子在关注死亡 的话题,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正视死亡问题,并进一步引 导孩子认识死亡的真面目。家长可以通过聊天、讨论等方式让孩子认 识到生命是无价的,自杀是一种可悲、可叹的愚蠢行为,它不仅于事 无补,而且带来无穷的后患。并且要针对孩子学业上的挫折等让孩子 认识到,人生的挫折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解决的,任何情况下都不 应以生命做代价。这位咨询员强调,青少年自杀大都属冲动行为,如 果家长能抓住孩子的心理,进行适时的开导,相信很多悲剧可以避免。
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家庭教育更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指出: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离不开家庭 教育。家长应该认识到,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 好的个性远比单纯的智力教育要重要得多,也复杂得多。从这个意义 上说,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应再满足于对孩子“保姆式”的照顾,而应 该从现在做起,从思想、心理、性格、品质上引导孩子,做孩子人生 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