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世界末的反思:棍棒教育是虐待吗?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1-30

  案例:沈阳市和平街第一小学10岁男生侍明子因其家长向校长反映班主任宋国 华乱收费问题,宋便当着同学们的面用红领巾勒他的脖子报复,致使侍明子环枢椎 半脱位。媒体调查时,同学们却众口一词为宋老师作伪证,直到法院介入才有4名同 学说出真相,为侍明子讨回公道。

  日前,北京市又爆出一起未成年人遭父母虐待事件。丰台区8岁男孩欢欢(化名) 因父母离异,被继母连续多日施以虐待,后来在其姑姑的帮助下找到律师才走出深 渊。但父母被判刑,小欢欢只能跟着姑姑生活。

  专家:本报昨日刊登《世纪末青少年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一文后,引起有 关人士的强烈共鸣。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 会法律事务部常务副部长佟丽华律师表示,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不但 是为未来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手段。在 长期办理青少年权益被侵害案件的过程中,佟丽华认为以下7个方面对加强未成年人 的权益保护意义重大:1、学校对学生教育上的体罚问题;2、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 抚养问题;3、怎样保障单亲家庭对孩子的监护;4、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限制 未成年人消费问题;5、媒体宣传上如何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人生观形成;6、未 成年人走上不良道路后社会该施以怎样教育;7、未成年人遭受暴力侵害的法律支持。

  背景:从1999年《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年以来,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 一的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但这种法律意识在很多人心中仍 旧是一片空白。按专为未成年人讨公道的佟丽华律师的话说,新世纪的开始,研究 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将是全世界的课题,在有4亿未成年人的中国,意义和责任更加重 大。